圖: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取得顯著進展,目前為全球第五大最活躍貨幣。圖為第133屆廣交會二期展覽上,採購商和參展商洽談交流。\新華社
俄烏衝突以來,全球「去美元化」情緒升溫,越來越多國家加強本幣結算安排,進行貨幣互換操作。與此同時,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得到加強,油氣貿易結算領域實現突破;目前已有80多個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步伐正在加快。但專家指出,大宗商品人民幣計價結算雖取得進展,人民幣定價權仍然較小。現階段,受制於美元的強勢地位、人民幣支付和計價功能不足等,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仍面臨一些挑戰。\大公報記者 海巖
地緣政治的新變化為人民幣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大作用提供了機會。俄烏衝突以來,美國及其盟國凍結俄羅斯中央銀行300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措施,是國際貨幣體系演變中最重要的標誌性事件。在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看來,「美國濫用金融制裁、美元『武器化』,徹底破壞了國際貨幣體系依託的國家信用,使許多並非美國盟友的國家不得不考慮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推動人幣「國際朋友圈」擴容
美國及其盟國凍結俄羅斯外匯儲備之後,俄羅斯銀行把大量外匯儲備轉為人民幣資產,用中國人民銀行建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代替紐約的CHIPS系統。與此同時,不少國家同中國人民銀行簽訂了建立人民幣離岸清算銀行、貨幣互換和使用當地貨幣結算的協議。「這些協議,特別貨幣互換協定,無疑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大進展。在雙邊貿易和投資中,互換協議簽署國可以用人民幣,實質上是從中國人民銀行借人民幣,來滿足本國企業的流動性需求,避免由於無法得到美元而陷入流動性短缺的窘境。」余永定指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80多個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另外,中國和海灣國家已經達成協議,中國將增加油氣進口,並把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加速邁向多極化國際貨幣體系。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國鼎指出,人民幣兼顧收益性與安全性使得更多國家開始增加配置人民幣資產,「一帶一路」、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區域經貿合作助推人民幣在區域內的國際化。但現階段,受制於美元的強勢地位,以及複雜的國際環境等,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面臨挑戰。
「路徑依賴使得美元的地位很難被撼動,與美元等傳統國際貨幣相比,人民幣還有較大差距。」吳國鼎認為,目前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跨境結算及計價中都佔有絕對優勢地位。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遠低於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中的權重。大宗商品人民幣計價結算雖取得進展,但人民幣定價權仍較小。
「人民幣國際化能否獲得進一步發展,取決於中國能否保持經濟持續發展,能否具有發達的境內與離岸金融市場,金融制度能否更加健全並和國際規則接軌。」吳國鼎表示,中國應立足於經濟發展進行戰略規劃,逐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地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