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最後消息/「據交通方面得到報告,昨夜十一時許,有某國兵在瀋陽演習夜戰,城內炮聲突起,居民頗不安。鐵路之老叉道口,亦有某國兵甚多,因此夜半應行通過該處之平吉火車,當時為慎重起見,亦未能開行。」刊於1931年9月19日《大公報》第三版
「炎夏剛過,日本軍閥忽製造『九一八』事變,開始對我大規模軍事侵略。」曾任大公報桂林和上海版總編輯的老報人徐鑄成,1931年時正在天津擔任大公報編輯記者,他在回憶錄裏記載下,「九一八」事變發生之次晨,只有大公報在當日要聞版一角,以引起同胞注意的加框之「最後消息」,最先獨家報道「九一八」事變。短短數十字,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恃強凌弱的侵略暴行。
徐鑄成在回憶錄中記載,1931年9月19日,大公報即報道了日軍在北大營、柳條溝一帶開始向我軍尋釁,迄至午夜1時,槍炮聲尚在蔓延。「當天我到報館時,編要聞之許萱伯詳談經過,說昨晚要聞版已截稿,守候北寧路(即今京瀋路)局之汪松年忽來電話,謂路局局長高紀毅甫與瀋陽局通話,告以上述緊急情況,話未完即被人掐斷。」徐鑄成回憶,大公報要聞版編輯許萱伯將此消息編為《最後消息》,嵌入版內,他並遍翻平、津、滬及各地報紙,「此重要新聞只《大公報》趕上」。由此,大公報記者汪松年憑藉自己的敬業、用心,成為報道「九一八」事變的第一人。\大公報記者張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