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級努力下,受災群眾正在得到妥善安置。一瓶瓶礦泉水、一袋袋麵包送到群眾手裏……在廊坊市文安縣蘇橋鎮中學安置點,受災群眾正在領救援物資。「一日三餐都有兩菜一湯和主食,在飯後還提供蘋果、香蕉、西瓜等水果。」苑口村村民楊小苓說,在安置點比較安心,最重要的是家人平安。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住房城鄉建設部成立專門工作組赴涿州市現場指導,積極協調幫助做好城市排水防澇等工作;北京排水集團派出4套大型應急抽排機組、14輛車、63人,支援積水應急抽排工作。「目前涿州城區主幹道路積水基本已消退,一些地方積水還比較嚴重,急需抽排。」北京排水集團副總經理屈輝介紹,目前的總抽排能力為每小時1.2萬立方米,將優先抽排醫院、變電站等重要公共基礎設施和受淹較重的大型居住小區。
對於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各有關部門、河北全省上下須臾不懈、狠抓落實,強化救災安置和生產生活恢復,全力打好防汛搶險和受災群眾保障攻堅戰。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第一時間針對河北啟動國家四級救災應急響應,隨後又提升至三級,迅速派出救災工作組趕赴洪澇災區一線指導開展工作。國家衞生健康委選派工作人員和醫療專家參加工作組。國家發展改革委先行安排河北1億元用於災後應急恢復重建。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安排資金用於支持受災群眾生活安置和生產生活恢復。
河北省全力加強災害救助。省減災委連夜派出9個工作組分赴各市開展救災工作,及時下撥救災資金和物資;災區衛健部門組建巡迴醫療隊為受災群眾提供上門健康服務,確保傷病群眾得到及時救治,對災區受污染飲用水實施全覆蓋式巡查。
一條條道路正全力搶通——河北省交通運輸廳按照「隨斷隨搶、隨搶隨通」的原則,對斷交路段採取搭設應急橋樑、開闢臨時便道等措施,斷交路段24小時搶通,特殊情況下48小時搶通,確保救災人員和物資運輸暢通。對非斷交水毀路段,加強巡查,及時清理邊坡落石,處置路基塌方,消除隱患,嚴防發生次生災害。
一束束信號重新恢復——通信暢通是防汛工作的基礎與保障。災情發生後,工業和信息化部緊急召開重點地區防汛通信保障工作專題調度會,三大通信運營商迅速響應馳援涿州。
一盞盞燈漸次點亮——河北省市縣三級電力部門開展24小時應急值守,全力搶修受損電力設施。國家電網組織國網天津、冀北、山西等派出運維保障人員,調配低壓應急發電車及小型發電機支援河北。
在保定市易縣七峪鄉一處塌方現場,70多名村民搭起100多米的物資接力「傳送帶」,正在運輸麵包、方便麵等。「救援隊伍搶通應急通道後,鄉親們也積極自救,主動運輸物資。」看着逐漸下降的水位,七峪鄉黨委書記趙菲菲說,「請總書記、黨中央放心,我們有信心讓受災群眾早日恢復生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