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第二屆廣州.琶洲算法大賽在廣州琶洲正式啟動。/大公報記者帥誠攝
4月25日,第二屆廣州.琶洲算法大賽啟動大會在廣州琶洲召開,多位算法領域專家、學者,廣州市、海珠區相關負責人及企業代表出席活動。現場設置人工智能創新成果展,27個AI展示項目集中亮相,投射未來智能世界運作。作為亞太地區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軍企業,科大訊飛在當天的人工智能創新成果展上也帶來了一款虛擬人交互一體機,該產品可以實現與人的雙向互動,公司以該技術與廣西衛視合作推出了虛擬主播,實現了電視新聞播報。/大公報記者 帥誠廣州報道
本次大賽以「優選AI算法,讓世界更智能」為主題,廣泛聯動產業部門和頭部企業、創投機構、專家學者,面向算法領域的開發者、創業團隊、企事業單位,面向全球吸引具有原創性、獨創性、引領性的算法模型和算法應用方案項目參賽。
國產嶄新科研 助力ChatGPT迭代
據了解,琶洲實驗室當天發布的「AI寬度學習大模型」是由琶洲實驗室副主任陳俊龍牽頭自主設計研發,通過分子庫構建、分子間作用關係分析、混料狀態預測等領域形成先進成熟的理論分析方法,成功研製了基於NLP分子化合物混配模型配方,並將其應用於浸沒式液冷系統中。
陳俊龍介紹,該模型能夠高效運轉,浸沒式液冷技術是關鍵。「浸沒式液冷系統將IT設備完全封裝在特殊的液體中,冷卻液具有非傳導性,不會導致短路或電流洩露,同時具有優異的導熱性能,能迅速將設備產生的熱量帶走,提高冷卻效率,從而延長設備壽命,提高穩定性和性能。」他表示,浸沒式液冷實際使用中大幅降低了系統能耗,系統PUE值低於1.07,對比相同能力風冷基礎環境設施節省了70%以上的物理空間。
目前,以ChatGPT為首的生成式AI在預學習或與人類交互時,需要依靠強大的算力實現信息採集和生成,而算力強大的計算機往往對散熱的要求也越高。浸沒式液冷技術可大幅提高算力設備的冷卻效率,對未來生成式AI的快速迭代將產生推動作用,同時,其相比風冷設施節約了大量物理空間,對綠色環保也將起到正面作用。
創新媒體發展 AI主播大放異彩
此外,會場外也設置了人工智能創新成果展,27個AI展示項目集中亮相。琶洲實驗室、百度、科大訊飛、佳都科技等知名企業和機構進行了產品展示,並提供體驗活動。作為亞太地區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軍企業,科大訊飛在當天的人工智能創新成果展上也帶來了一款虛擬人交互一體機,該產品可以實現與人的雙向互動,虛擬人形象亦可定製,目前該產品已與廣西衛視合作推出了虛擬主播,實現了電視新聞播報。從2021年發布虛擬人交互平台1.0到2022年啟動「訊飛超腦2030計劃」,科大訊飛一直利用自身的AI虛擬人技術帶領激勵行業共同發展。
在主題演講環節,AI4C研究院院長、微軟(中國)前首席技術顧問管震從GPT加速下的產業數字化變革入手,分析了ChatGPT加持下的產業創新。他認為,未來幾乎每個崗位都會被這場AI變革所影響,這裏面或有積極影響,或有消極影響。與此同時,新的產品形態及商機也會出現,大量新的數字化系統將不斷湧現。
「關鍵核心技術必須靠自主創新來解決,不能靠買、靠換、靠要。」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提醒,基礎軟件仍存在「卡脖子」風險,而在AI領域,深度學習平台就是基礎軟件,我國科技創新人才應扎根這一領域,實現基礎軟件平台的完全自主可控,以保障技術創新可持續、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