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近日,一篇由ChatGPT創作的關於杭州3月1號取消限行的「新聞稿」引發熱議。圖為浙江滬杭甬高速公路蕭山收費站通車。/網絡圖片
近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創作了一條關於浙江杭州3月1號取消限行的「新聞稿」,引發熱議。該「新聞稿」是杭州一居民用ChatGPT創作並發布在小區業主群裏,被其他業主截圖轉發,隨後被擴散。對此,杭州警方17日表示,該消息不實,警方已介入調查,涉事業主也在群裏公開道歉。公安部網安局提醒網民,ChatGPT的信息也是來源於互聯網,請大家務必擦亮眼睛,辨別網上信息真偽,合法合規使用軟件,切勿洩露個人信息。/大公報記者 江鑫嫻
據悉,自2022年12月21日開始,杭州市區地面道路暫停錯峰限行已近兩個月,何時全面恢復,尚未有明確說法。2月16日,一則「2023年3月1日起,杭州市政府將取消機動車尾號限行政策。此舉旨在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緩解交通擁堵,方便市民出行」的消息在網上瘋傳。據浙江之聲報道,當天下午,杭州某小區業主群討論ChatGPT,一位業主開玩笑說嘗試用它寫篇杭州取消限行的新聞稿,隨後在群裏直播了使用ChatGPT的寫作過程,還把文章發在群裏。其他業主不明就裏,截圖轉發,導致錯誤信息傳播。事實上,截至目前,杭州相關政府部門均沒有發布此類政策。
造謠「威力」驚人 公眾紛紛中伏
事後,涉事業主在群裏道歉,稱網傳3月1日取消機動車尾號限行的截圖「不是從官方得知的」,而是在業主群裏聊起ChatGPT,其用ChatGPT擬寫的,後軟件自動生成的新聞稿被不明實情的業主轉發,誤導了大家,「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給政府工作帶來不便,我深表歉意。」對此,有網友表示,事實已經澄清,但智能化帶給日後的影響卻不可估量。利用人工智能為人類謀福是目的,控制人工智能限制其隨意發展以防止人類被人工智能打敗消滅,更應值得科學家們所想所思。
針對ChatGPT造假問題,ChatGPT的開發商OpenAI首席技術官米拉.穆拉蒂曾在接受美國《時代》雜誌採訪時表示,ChatGPT可能會「編造事實」,這與其他基於語言模型的人工智能工具沒有什麼區別一樣。穆拉蒂還提到,像ChatGPT這樣的人工智能工具可能被濫用,也可能被壞人使用,引發了關於如何在全球範圍內對其進行監管的問題。
公安部網安局此前亦發文提醒,根據研究機構測試發現,如果對着ChatGPT提出充斥陰謀論和誤導性敘述的問題,它能在幾秒鐘內改編信息,產生大量令人信服卻沒有來源根據的內容。一旦ChatGPT被不法分子利用,將可能導致ChatGPT衍生成為互聯網上製造和傳播網絡謠言的工具。另外,公安機關網安部門還提醒,需防範蹭熱度、賺流量錢和服務費的山寨版ChatGPT。同時,更要提防的是有不法分子把ChatGPT與犯罪行為聯繫在一起。
可生成針對特定人群「釣魚」郵件
據介紹,目前境外有人使用ChatGPT創建一個完整的感染鏈:不同以往的廣撒網式的網絡釣魚,它在提問者的誘導下可以生成針對特定人或者組織的「魚叉式」網絡釣魚郵件,此類釣魚郵件更具有欺騙性和迷惑性,這就導致郵件接收方更容易上當受騙,接收者一旦點擊該郵件,系統就會被惡意代碼感染中毒。
公安部網安局還提到,在ChatGPT推出幾周後,不法分子對ChatGPT的惡意利用也帶來了更多的數據安全問題。目前外國已有相關機構證明,該機器人可能被用於編寫惡意軟件,從而逃避防病毒軟件的檢測,或利用其擬人的聊天對話能力,冒充真實的人或者組織騙取他人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