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疫下得與失•旅遊/民宿苦等遊客歸來

時間:2022-12-21 04:25:55來源:大公报

  圖:疫情期間,陝西省內民俗景區生意均受較大影響。圖為陝西禮泉縣袁家村內的小吃文化街只有寥寥幾名遊人。\ 大公報記者李陽波攝

  「街道東邊快遞站現需分揀工一名,有意者速聯。」看着居民互助群中突然冒出的招工信息,張曉俊幾乎是下意識的「秒回覆」,對於他而言,這樣一份工作或許就能改善全家人的生計。曉俊是西安臨潼人,借力家附近兵馬俑、華清池、驪山、秦始皇帝陵等多個世界級景區,自家的民宿生意也頗為紅火。新冠疫情襲來,境內旅客旅遊意願減退,境外旅客入境困難,曉俊家旱澇保收的「遊客飯」也成了回不去的曾經:「三年了,沒了遊客也就沒了收入,太難了。」從民宿老闆到「啥都幹」的零工,曉俊說,這是對未來更好生活的積累。「我的小院子一定能再紅火起來,我等着那一天。」

  大公報記者 李陽波西安報道

  臨潼在先秦時期是秦國遷都咸陽前的首都,區內名勝古蹟如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華清池、驪山盛名在外。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曉俊家所在的村莊裏,便有不少人靠吃「旅遊飯」而搖身一變成為讓人羨慕的「萬元戶」。

  一碗「旅遊飯」 養活全村人

  「打我記事起,村裏村外幾乎就沒有『清淨』過。」今年36歲的曉俊,幾乎見證了整個區域旅遊業的快速發展。他說,自己小的時候,遊客們來看兵馬俑,大多都要從西安火車站搭乘專門的旅遊公交,「等他們走累走渴走餓了,我們的生意就來了。」隨着時代的發展,遊覽路線更靈活、時間安排更自主的自駕遊日漸火爆,一時間,曉俊家村外的路上,來自全國各地的車龍時常會排到高速公路口。「於是我們村又發展起了農家樂和民宿,給自駕遊遊客提供一個休憩的地方。」

  2016年,成家後的曉俊請專人設計、投資30多萬,用一年時間建起了自己的民宿小院。開業那天,看着門頭上的招牌,夫妻兩個對未來充滿了憧憬。「我們的好生活要開始了。」

  然而,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內地各省市的民眾度過了一個閉門不出的春節,也為旅遊業瞬間按下「暫停鍵」。「說實話,開始的時候我並沒太在意,再加上我女兒出生才一年多,我和妻子樂得在家休息逗孩子。」但一個春節假期,僅僅西安市便暫停運營旅遊景區共133家、152個博物館全部閉館,演出停演263場次。而出乎曉俊意料的是,過完年將近一個月,疫情形勢似乎一點也沒改善。「太多的異常,突然就打亂了我們所有的經營計劃,每一個環節也都不通暢了。」

  景區關半年 客人不來了

  從那以後,一波波疫情不斷對當地旅遊業造成衝擊。情況總是幾天好幾天壞,各大景區關了又開、開了又關,大型室內外演出也因為人群集聚而紛紛暫停,「封控下,景區每年幾乎有近一半時間都關着,就算是開放了,遊客也是寥寥。」公開資料顯示,疫情前的2019年,位於西安臨潼區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年接待遊客900多萬人次,華清宮則接待遊客600餘萬人次。而到了2020年和2021年,臨潼全區年接待遊客才僅有442萬和520萬,旅遊收入更是直降7至8成。

  更讓曉俊感到不妙的是,來臨潼的遊客也「變了」——除了再難見到外國遊客的洋面孔,疫情似乎也重塑了遊客的出遊習慣,無論是自駕遊還是跟團遊,大家為了減少接觸,避免感染風險,幾乎都裹得嚴嚴實實,急匆匆來又急匆匆去,很少再有流連民宿、遊玩農家樂的閒情逸致,「再加上村裏的防疫措施,遊客進村吃飯住宿都怕麻煩,所以索性就不來了。」

  建造民宿耗盡了曉俊夫妻倆的積蓄,持續的「零收入」則在疫情爆發的一年後帶來了家庭「經濟危機」。「既然出來單過了,就不能再向父母伸手。」最嚴重的時候,二人甚至連孩子一千多元的月生活託費都拿不出,最終還是曉俊的老父親瞞着二人,在給孫女的零食中偷偷放了兩千元錢,解決了燃眉之急。看着袋子底的那一疊錢,曉俊和妻子抱頭大哭。

  「雖然生意暫時沒了收入,但我還是可以靠勞動養家。」那之後,曉俊走出民宿小院,開始了「瘋狂」的打零工生涯:撿快遞、送商品、賣水果,但凡有機會,他都擠着時間去幹。

  第一次到快遞站上班,曉俊不是將快遞出庫和入庫的順序完全弄反,就是因為手忙腳亂而將快遞放錯區域,一些較大的快遞更是需要連扛帶抱。「第一天回家,我幾乎虛脫了,癱倒在床上一句話也不想說。」曉俊說,心理的「累」比身體的累讓他更難承受。「疫情反復,人人都變得煩躁,有時顧客找不到快遞會將情緒都發洩在我們身上。」一次一位大姐來拿快遞,系統顯示已取走,但大姐一口咬定從未來過,情急之下甚至隨手拿了一件快遞砸到了曉俊的頭上。「這種時候,我們只能心平氣和解釋,不然就會造成衝突。」最後查明是大姐的兒子先取走了快遞,曉俊感覺特別委屈,但想想,大家誰都不容易。

  「朋友們有時會笑我咋就變成了雜工。雖然開始臉面上還有點掛不住,但我也想通了,用勞動養家,沒什麼丟人的。」曉俊說,打零工不僅是一種自救方式,更是對未來更好生活的積累。2022年末,隨着國家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打破旅遊業冰封的契機出現了。「雖然疫情還在,但曙光已現,我的小院子一定能再紅火起來的,我等着那一天。」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