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初冬,廣東等地作為候鳥遷徙通道,迎來大批候鳥棲息。圖為廣東新會小鳥天堂國家濕地公園的鷺鳥。\受訪者供圖
【大公報訊】初冬時節,大批候鳥由北向南遷徙越冬。廣東、江蘇、福建、海南等地作為候鳥遷徙通道,迎來黑臉琵鷺、紅腳鷸、鸕茲等大批候鳥停歇棲息,出現萬鳥雲集的壯觀場面。候鳥是生態環境重要的指標,多地發現珍稀候鳥,說明內地濕地生態狀況不斷向好。廣東加強鳥類棲息地保護,持續建設珠三角水鳥生態廊道,逐步形成完善的保護網絡,提升其作為遷飛通道停歇點的作用。江蘇組建護鳥小分隊,全力為候鳥遷徙之旅「愛心護航」,使得「京劇明星」花臉鴨等珍稀鳥類數量穩步上升。歷時20年的保護治理,福建閩江河口濕地探索出「閩江模式」,成為觀鳥愛好者的天堂。海南通過對紅樹林濕地的保育,為鳥類提供繁殖和覓食的理想生態環境,吸引更多候鳥來此棲息。隨着一批批候鳥御風而來,觀鳥愛好者們舉起「長槍短炮」,記錄下候鳥覓食嬉戲、翩翩起舞的優美身姿。他們說:「看,老朋友又回來了!只有環境保護好了,候鳥們才更願意在此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