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虛擬維權/穗元宇宙「開庭」 仲裁虛擬財產糾紛

時間:2022-11-12 04:26:03來源:大公报

  圖:元宇宙發展蓬勃,引發的糾紛也增加。圖為8月28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的服貿會媒體探營活動中,一名高通公司的工作人員展示元宇宙產品。/新華社

  作為元宇宙經濟代表之一,NFT(非同質化數字資產)交易額大幅增加,相關的糾紛亦隨之增多,大灣區率先探索創新解決路徑。近日,廣州仲裁委創設的元宇宙仲裁院裁決了發生在元宇宙的財產糾紛案件,一家港資NFT公司的數字化頭像在元宇宙平台交易後,被買家違約用於線下商業推廣。在元宇宙仲裁庭中,當事雙方在仲裁員的仲裁之下達成和解,耗時5天。專家表示,將糾紛解決機制拓展至虛擬世界,有助推動數字經濟良性發展,亦將為推動虛擬世界立法提供仲裁經驗。/大公報記者 敖敏輝廣州報道

  今年下半年,一家從事數字藏品投資、發行的港資互聯網投資公司(下稱「港資公司」),在元宇宙平台上將一款機械戰甲形象的數字頭像,交易給了廣州的一個元宇宙潮玩買家。該買家是廣州一間酒吧的負責人,今年8月底,港資公司無意中發現該款數字頭像被打印在了其酒吧文化衫上,用作推廣宣傳。根據交易協議規則,該數字頭像並不能用於真實世界的商業行為。港資公司認為買家存在侵權,要求賠償損失。

  正當港資公司為尋找維權渠道發愁時,得知廣州仲裁委剛剛打造的元邦元宇宙城市Meta City設立了元宇宙仲裁院,專門提供虛擬仲裁法律服務。在法律顧問的指引下,該公司來到廣仲下屬分支機構——南沙國際仲裁中心諮詢,經雙方當事人同意達成仲裁條款,通過網上元宇宙立案將糾紛交由元宇宙仲裁院解決。

  數據信息取證成難點

  位於廣州的恆益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黃民欣律師成為本案的仲裁員,他是廣州仲裁委仲裁員名冊成員,又常年為多家香港網絡科技公司提供法律服務。在元宇宙仲裁院線上庭審場景中,仲裁員、雙方當事人在專設的虛擬庭室裏展示電子證據、進行訴辯交鋒。最終,基於商業化利益的共同需要,在仲裁員的見證下,港資公司給予數字化形象持有者和使用者新授權,而後者以更高的價格獲得完整授權。案件從受理到調解結案,僅用時5天。

  作為「飲頭啖湯」的仲裁員,黃民欣對廣州仲裁委和當事雙方的信任倍加讚賞,各方共同完成這項首創工作。他表示,該類案件仲裁主要有兩大難點,在證據出示方面,由於元宇宙財產糾紛中的證據很多是數據信息,比較難出示原件,即便截屏、打印,也比較難獲得第三方認證。第二個難點是數字商品糾紛中,侵權方盈利了多少,定損多少,需要賠償多少,認定方面有很大的挑戰。「如果雙方分歧很大,或者只是單方仲裁,對仲裁員的挑戰比較大。」

  未來將推出NPC虛擬秘書

  廣州仲裁委理論研究室研究員陳晨博士認為,本案涉及的NFT交易目前以數字化藏品和虛擬資產交易為主,熱衷此類交易的主要群體是Gen Z一代的年輕人。

  「我們將全息、虛擬介質等前沿技術嵌入元宇宙仲裁院,未來我們將繼續探索推出類似NPC(非玩家角色)的虛擬仲裁秘書輔助服務,將案件智能受理、證據區塊鏈識別、觀點陳述錄入等程序性工作內容交給人工智能,賦能元宇宙仲裁。」陳晨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