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農民日報頭版頭條:牢牢端穩中國飯碗

時間:2022-10-20 09:21:32來源:農民日報

版面截屏圖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10年來,我國「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完善頂層設計,優化抓糧機制,夯實產能基礎,10億畝高標準農田即將建成,農田水利設施不斷完善,種業振興行動開局良好,農機裝備結構持續優化,智能化技術更廣泛用於生產……2021年,我國糧食產量連續第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483公斤,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

  這一切,首先得益於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這一切,同樣離不開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和農技推廣人員的奔波努力,更離不開億萬糧農的躬耕在田。

  此刻,全國秋糧收穫過八成,豐收在望。黨的二十大期間,記者採訪了那些從糧田中走來的基層代表。

  「我有責任幫助老百姓把地種好」

  民以食為天,糧以地為本。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嚴格落實黨中央要求,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牢牢守住耕地紅線,不斷提升耕地質量。

  「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才能讓我們的飯碗端得更牢。」黨的二十大代表、吉林省敦化市大石頭鎮三道河子村黨支部書記谷鳳傑在長白山腹地出生長大,有着濃濃的黑土情懷,「事實上,保護耕地就是在保護農民的切身利益。」

  在確保農民增收增產兼顧推廣黑土地保護措施的過程中,為了避免種植戶因為種植習慣或成本增加等原因放棄秸稈還田,谷鳳傑和她的合作社已經連續3年免費為農戶實施「前滅後旋」。「把秸稈還田這項工作做好,既能保證來年出苗齊、出苗壯,又能保護好黑土地,防止土壤侵蝕。作為一名黨員、一個村黨支部書記,我有責任、有義務帶領老百姓保護黑土地,幫助老百姓把地種好。」

  10年間,吉林省糧食產量連續跨上700億斤、800億斤兩個大台階,以2%的國土面積貢獻了5.92%的糧食產量,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功不可沒,「在保護中利用黑土地,在利用中保護黑土地」的理念正在白山黑水間生根發芽。

  在「贛鄱糧倉」江西,平坦廣袤的土地相對少,地形多山地丘陵,人均耕地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糧食產量卻連續9年穩定在430億斤以上。江西靠的是對每一寸土地的「精打細算」和「精心呵護」。

  「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端牢中國飯碗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黨的二十大代表、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安和鄉富灣村黨支部書記康寬軍說,「有了高標準農田,山區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將極大提高。」目前,江西已經將全省64.3%的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累計2622.7萬畝。

  「糧食增產還有很大潛力可挖」

  糧食穩產增產,關鍵在科技。

  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技術經驗多,入戶下田多,農民朋友多,整日奔波只為了將最實用的農業技術和裝備推廣開來。黨的二十大代表,山東省高唐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高級農藝師杜立芝就是農技推廣隊伍中的一員。

  知稼穡之艱難,察民生之疾苦。接受採訪時,杜立芝告訴記者,她最受不了糧食因病蟲災害而減產絕收時農民痛苦的表情。

  「現在國家推廣的糧食高產創建項目,小麥畝產能達到1400斤,玉米有1700多斤。但一些農民種地還是潦草種、潦草收,缺少科學管理知識,畝產也就在八九百斤,糧食增產還有很大潛力可挖。」杜立芝深知農技推廣對於糧食穩產增產的重要性。「需要高校和科研單位裏的大專家、縣裡的推廣專家、村裡的土專家共同努力,為農民提供全方位、全時空的先進農業技術,才能把潛力挖出來。」杜立芝說。

  37年來,杜立芝先後發表農技科普論文30餘篇,累計為當地種植戶引進國內先進的種植管理技術50多項,讓農業技術在田間地頭結了果。她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秸稈還田、機械深耕、種子包衣、控旺促壯、統防統治、高效低毒農藥、輪作倒茬、大豆玉米間作套種等多種實用新技術,累計為當地農民增加收益2000多萬元。

  「目前,農村還需要一批用心用情、肯紮根一線的農技推廣人員。」杜立芝認為農技推廣隊伍需要從年輕人中培養,這些年她不光自己進行農技推廣,更通過黨建引領,吸引培養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隊伍,為保障糧食安全註入新鮮血液。

  位於雲南邊境的德宏州芒市的遮放鎮,素有「貢米之鄉」之稱,「豪枇」「豪貢」兩個品種曾是古代進貢的專用米。過去因為技術落後和品種退化,產量並不高,效益也不明顯。

  「水稻能不能高產,取決於土壤好壞,更取決於品種和技術。技術好,投入成本小、農資利用率高,種糧才有收益。」黨的二十大代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遮放鎮戶悶村民小組婦女組長、遮放小畢朗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線小晃談到家鄉米時說。

  「不再『靠天吃飯』了」

  糧安天下,種鑄基石。

  作為農業的「芯片」,只有在種業領域擁有更多更好的自主知識產權,牢牢把握住種業發展控制權,才能牢牢把握農業發展主動權。

  黨的二十大代表、天津市農業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技術幹部時曉偉從事小麥育種22年,在他與科研團隊的努力下,天津的強筋小麥從無到有,產量從低到高。如今,津強系列強筋春小麥品種推廣面積覆蓋京津冀及內蒙古等地,品質可替代進口,被多家大型麵粉企業爭相搶購,在全國糧食主銷區中位居前列。

  「咱們國家種質資源的量是比較大的,大約有52.1萬份。但是其中真正把它研究透、利用上的還不足10%。」時曉偉在談到下一步研究工作時說,一方面要加強種質資源的收集,進行深入的鑒定和研究;另一方面要把這些資源用到育種上,培育出適應性更強、產量更高、品質更好的小麥品種。

  「種糧有收益,農民的種植意願就會越來越高。」線小晃長期以來非常關註國家的糧食政策,在她看來,「國家政策一年比一年好,糧食最低收購價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等政策,在遮放鎮都有很好的落實。國家政策穩定有力,我們的飯碗就端得牢。」

  「良田良種良法,再加上農業裝備,種田就不再『靠天吃飯』了,端穩中國飯碗也就更容易了。」黨的二十大代表,江西省吉安市峽江縣金坪民族鄉南下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石玉蓮對記者說。

  「5年來,您說田裡什麼變化最大?」記者問。

  回憶以前的南下村,除蟲、施葉面肥全靠人工背着噴藥器邊走邊噴的情景,石玉蓮感慨頗多,「如今,無人機一分鐘就能完成一畝地的噴灑作業,一個人能管理成百上千畝地,從『田裡跑』到『天上飛』,你說這飯碗能端不穩?」

相關新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