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時間:2022-10-15 04:24:34來源:大公报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

  圖:習近平親力親為,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厚植新時代中國文明沃土。圖為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在深圳龍華區民治街道北站社區兒童之家同孩子們打招呼。\新華社

  2022年9月27日,「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開幕。中央綜合展區,一艘「奇跡號」中國巨輪模型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

  一葉葉「風帆」上鮮明的數字,標示出新時代10年中國經濟「量」的跨越,更彰顯「質」的提升:

  國內生產總值從53.9萬億元上升到114.4萬億元,基礎研究經費從499億元增加到1817億元,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實施發射240餘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發展主動,領航中國經濟巨輪駛入高質量發展新航道,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指針撥回2012年。

  經濟增速下滑、環境污染頻發、粗放發展難以為繼……面對「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進行了充分調研和深邃思考。

  總書記強調:「我們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這個重大問題。」

  2012年12月,黨的十八大後首次離京考察,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東,在廣州主持召開了一場經濟工作座談會。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面對錯綜複雜、快速變化的形勢,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大勢所趨,刻不容緩」。

  回京後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不能不顧客觀條件、違背規律盲目追求高速度」。

  敏銳把握發展之變,總書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實踐中形成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系統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經濟「怎麼看」「怎麼幹」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習近平經濟思想中,新發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

  2015年,「十二五」收官。主持起草「十三五」規劃建議,習近平總書記一開始就提出,「首先要把應該堅持什麼樣的發展理念搞清楚」。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首次提出,全面開啟了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

  新發展理念中,創新居於首位。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創新能力不強,是「我國這個經濟大個頭的『阿喀琉斯之踵』」。

  2014年5月23日,總書記在中國商飛公司考察時,曾登上C919大型客機展示樣機,指出「把大飛機搞上去,起帶動作用、標誌性作用」。

  2022年9月,C919大型客機取得型號合格證,將於年底交付首架飛機。總書記指出:「要有雄心壯志,世界科技巔峰我們都要奮勇攀登」。

  北斗組網、嫦娥探月、天問探火……10年來,我國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一路躍升至2022年的第11位。

  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新發展理念引領中國經濟邁上高質量發展的寬闊大道。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性布局和先手棋。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設立雄安新區,打造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高質量發展「動力源」,擘劃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江河戰略」……

  一個個關鍵處落子、彼此連接成勢,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布局,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闢廣闊空間。

  「時與勢在我們一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這一重要論斷,展現出我們邁入新發展階段的定力和底氣、決心和信心。

  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

──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煥發出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10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深情有力的話語,激發出億萬中華兒女逐夢奮鬥的壯志豪情。

  擘劃民族復興的偉業宏圖,習近平總書記思慮深遠:「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2019年金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寫入全會決定。

  10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意識形態領域一系列根本性問題闡明原則立場,廓清理論是非,校正工作導向,為中華民族精神大廈夯實思想根基。

  首次闡釋「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系統概括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原創性論述,點亮精神的天空。

  為功勳模範頒發獎章,發揮典型引路作用;為老道德模範讓座,躬身示範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走進菁菁校園,叮囑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習近平總書記親力親為,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厚植新時代中國文明沃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堅定文化自信並將其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70後、80後、90後、00後,他們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醫藥衞生界、教育界委員時的這番話,撥動着無數國人的心弦,更是新時代以來中華兒女昂揚精神的生動寫照。

  歷史之河奔騰向前,復興氣象壯闊恢宏。中國人民志氣高昂、骨氣堅定、底氣充足,正以更加主動的精神力量,向着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勇毅前行。

  以『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意志,應對好每一場重大風險挑戰

──堅持底線思維和憂患意識,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確保黨和國家事業風雨無阻向前進

  2022年8月16日,初秋時節。習近平總書記再赴東北考察,第一站走進位於錦州市的遼瀋戰役紀念館。

  「遼瀋戰役,這一戰是決定命運的。攻克錦州,我們在這裏進行了多麼激烈英勇的戰鬥啊!」回望波瀾壯闊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深有感慨。

  偉大的勝利,總要經過生死攸關的考驗;偉大的事業,往往在千難萬險中成就。

  10年前,在主持起草黨的十八大報告時,習近平同志就明確主張寫入一個重大論斷:「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展進入各種風險挑戰不斷積累甚至集中顯露的時期,我們遭遇的風險挑戰風高浪急,有時甚至是驚濤駭浪,各種風險挑戰接踵而至,其複雜性嚴峻性前所未有。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發揚偉大歷史主動精神,以頑強的意志品質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一仗接着一仗打,戰勝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不被遲滯甚至打斷。

  2020年,歲在庚子,一場世紀疫情來勢洶洶。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

  武漢告急、湖北告急、全國形勢嚴峻。在泰山壓頂危急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堅定沉着、勇毅擔當、科學應對:果斷作出關閉離漢離鄂通道關鍵決策,號令舉全國之力實施規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指揮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抗疫大會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從剛出生的嬰兒到百歲老人,每一個生命都得到全力呵護,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堅持「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統籌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

  「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以深刻的憂患意識和深遠的戰略眼光,創造性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將安全貫穿到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

  從抓糧食安全到抓能源安全,從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到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始終堅持下先手棋、打主動仗,辦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風雲變幻中,保持「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狹路相逢時,展現「獨有英雄驅虎豹」的非凡氣概。

  從以建設性的態度開展經貿磋商,到以負責任的胸懷開展中美元首直接對話,從果斷採取必要反制措施,到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發揚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堅決頂住外部極限施壓遏制,有理有據有節開展鬥爭,既捍衛了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也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敬佩。

  既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

  2022年7月1日,香港會展中心,燈光璀璨,花團錦簇。

  「這樣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論及「一國兩制」。話音未落,全場爆發出熱烈掌聲。

  一個時期,受各種內外複雜因素影響,「反中亂港」活動猖獗,香港局勢一度出現嚴峻局面。

  建立健全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出台一系列事關根本和長遠的舉措,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正處在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掌握應對風險挑戰的戰略主動,敢於鬥爭、善於鬥爭,依靠頑強鬥爭打開了事業發展新天地。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面對風險挑戰,人民軍隊始終是捍衛和平、維護安全的鋼鐵長城。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我們黨緊緊扭住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全面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實現整體性革命性重塑,以更強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