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雲鵬(後排左三)在礦區現場的無人駕駛礦車上指導技術人員。
今年1月以來,一批在學術領域卓有成就的科學家走上了大學校長崗位,至少有13位兩院院士履新內地高校校長(院長),「院士校長」未來如何領銜高校科研攻關受到關注。8日,又一位「院士校長」、長期從事智能交通系統研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雲鵬履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他曾指導團隊完成多項無人駕駛關鍵技術。而6月就任的新任北大校長、中科院院士龔旗煌則是光子領域權威。「匯聚人才」「爭創一流」等成為「院士校長」們寄語高校未來發展的關鍵詞。\大公報記者 江鑫嫻
今年至少已有13名兩院院士履新內地高校校長(院長)。其中8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5位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其科研方向涵蓋化工、材料、物理、醫學、裝備、建築等多個領域。
關鍵技術翹楚 加速成果轉化
最近一位履新的「院士校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雲鵬,是中國智能交通領域的科技領軍者之一。他長期從事道路交通智能化研究,在行車監測、路網聯控、路車融合等方面取得重要工程應用成果,為道路交通智能化發展和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特種車輛無人運輸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路車智能融合控制與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負責人,王雲鵬指導團隊瞄準特種車輛無人駕駛運輸技術領域,以突破融合感知、協同控制、雲智能調度等關鍵技術為目標,完成多項無人駕駛落地關鍵技術,形成了礦山無人運輸系統系列裝備,推動礦山無人運輸產業化發展。
院士出任大學校長被寄予厚望,辦學思路受到外界關注,人們也期待在科學家的帶領下,高校有更多科研成果落地的同時,能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北大校長、中科院院士龔旗煌表示,在致力於建設世界一流光子學研發機構的同時,表示希望能夠依託北大,為行業培養一批優秀的人才,在教育上暢通基礎學科人才培養本土化路徑。他曾指出,「每年為本科生提供近500項高質量研究課題,落實學校各類重點實驗室和其他科研實驗平台向本科生開放,引導有志於從事基礎學科研究工作的學生提前為研究生階段的深造做好準備。」
助力培養基礎學科本土人才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校(院)長、中科院院士陸林在受聘會上表示,將盡快轉變角色,堅定一流大學建設目標,繼續深化科教融合,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加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大平台建設,推進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雙一流」高校進程。
即將於10月19日起擔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的中科院院士葉玉如亦表示,她將通過香港和廣州兩地校園創新的學術框架繼續實踐使命,為新一代人才提供優質教育。
這些新任「院士校長」中,多人曾擔任過高校副校長。例如,龔旗煌曾任北京大學教務長、常務副校長等職,現任東南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黃如擔任過北京大學副校長,現任重慶大學校長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樹新當過天津大學副校長等等,葉玉如則曾任港科大副校長,在攻關科研之餘,「院士校長」們均具備多年的教育相關經驗,對於人才培養、學校管理等有着豐富的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