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去年11月28日,山西省太原市,考生步入202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筆試考場。\中新社
近日,內地知名藝人易烊千璽等人出現在國家話劇院擬聘應屆畢業生公示名單上,引發網民對其利用明星身份考取事業單位編制的質疑。內地某媒體對此撰文,文中對「小鎮做題家」的蔑視在網絡引發熱議。所謂「小鎮做題家」,本是出身小城鎮靠努力應考改變命運的內地「寒門學子」的自嘲,而對於來自縣城、鄉村的學子而言,成為「小鎮做題家」是實現階層躍升、改變命運的出路之一。對於他們在讀書、考試上的努力被嘲諷,部分內地民眾為此抱不平。\大公報記者 俞晝
「我就是媒體人眼裏的小鎮做題家。」出生於河南一個小鄉鎮的瀟瀟說,從小父母就告訴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我家裏,只要我讀書,就不用幹農活,還能每天有兩個雞蛋吃。」瀟瀟如今早已成為杭州某醫院肝膽胰科副主任,但當年為了考上好的醫科大學所付出的血汗,只有她自己知道。「現在我老家的抽屜裏還留着(備考)寫完的筆芯,大概有一千多根。」
「我印象裏媽媽不是在田埂鬆土施肥,就是在家裏餵豬餵雞,到晚上還會接針頭線腦的活兒做,掙點零用錢。」母親不希望瀟瀟也變成她的模樣,用瀟瀟的話說,叫作「母親對我唸書有執念」。
努力讀書 「做題家」走出農村
到了初中,瀟瀟的母親拿出牙縫裏省下來的五千元,給她在鎮裏最好的學校辦了借讀。「其實剛到鎮裏還是有很大落差的。」瀟瀟說,尤其是英語,「最開始的一個月完全聽不懂。」為此,她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帶着英語書和字典,就着公共衞生間的燈光背書。初一期末考試,瀟瀟拿了年級第一,有兩千元的獎學金。「從領到獎學金那天起,我真正地找到了讀書的意義──賺錢養家,帶父母走出農村!」
2009年高考,瀟瀟在全省排名六百多位。「當時有記者問我是怎樣考出高分的,我很坦率地回答了兩個字──刷題。」瀟瀟說:「還有什麼比努力更公平的選擇麼?在讀書這件事上,努力是能得到回報的。」
農村或城市 孩子都需全面發展
通過努力從甘肅山村考入浙江大學的陳凡告訴大公報記者,看到同寢室的學生穿着最時髦的衣服、用着最新款的手機時,他心裏還是有不少落差。「其實我的室友人很好,他們會帶我去參加新生聚會。但是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融入。他們談的東西我見都沒見過,他們唱的歌我聽都沒聽過。」
在陳凡看來,「做題」是他能從大山裏走進城市的「敲門磚」。「在現實中,如果農村的孩子要像城裏的孩子那樣全面發展,仍需要更多的資源傾斜和幫扶。」
名人齊發聲 鼓勵追尋理想
針對被污名化的「小鎮做題家」,不少公眾人物對此發聲,強調自己的「小鎮做題家」身份。「我也是小鎮做題家,在北大讀書時也曾自卑過,將別人午休的時間都用來奮起直追,還編織了一個『天下無盲』的美夢,至今還在逐夢的過程中。」著名眼科醫生陶勇近日在抖音上發布視頻,發表對「小鎮做題家」的個人見解。
電視綜藝「最強大腦」選手「北大花花老師」坦言,自己就是從河北這樣的高考大省一路考上北大。「讀書的時候,我每天睜眼就是做題。哪怕是除夕夜的晚上,我還在刷卷子,是因為我不敢放鬆呀……我不明白,靠努力改變命運有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