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經濟惠民 要讓市民享受發展紅利

時間:2022-06-30 04:25:25來源:大公报

  圖:香港創科署「創新科技嘉年華2021」參展隊伍展示應用於視障人士的傳感器融合技術設備。\中新社

  在分析香港經濟惠民政策時,劉元春說,以往特區政府的經濟惠民政策較為單一,多通過「派糖」的方式回饋市民,但這是一種短效且難以持續的政策。經濟惠民不一定是直接分發普惠性經濟福利。經濟惠民是要讓市民享受到經濟發展的紅利。

  「前些年,香港的經濟發展沒有及時反哺市民,反而令租金普漲、地價攀升,許多承載這香港記憶的老店被迫結業,同時人們並未感知的生活水準顯著提升,激化了社會不滿和矛盾。未來要吸取經驗教訓。」劉元春認為,經濟政策惠民最具獲得感的領域是福利、教育、就業和住房,而從這些領域入手可切實增強香港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第一,將經濟發展的紅利及時轉化為福利惠民政策。比如,改善貧困、安老康復、公立醫療、婦女兒童事務等福利領域,讓市民有獲得感。

  第二,促進人才要素在更廣的空間流動。對於年輕人,香港高校的毛入學率(實際入學人數除以有能力入學人數)並不高,可在大灣區積極推進香港與內地合作聯辦高等教育項目,為香港年輕人創造更多的升學機會,讓香港年輕人在就學期間就能有機會沉浸式了解國家,與內地的年輕人學習交流,增加畢業後就在內地就業的幾率。同時,以發展科創產業帶動就業,在本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對於專業人士,抓住大灣區機會,持續推動內地與香港專業人士職業資質的兩地互認,簡化執業審批程式,支持香港專業人士獲取內地專業資格,通過直接註冊執業、備案執業等方式擴大註冊執業範圍。此外,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反哺再就業訓練計劃,同時鼓勵更多社會企業吸納特殊人士就業。

  第三,加快增加土地要素供給,改善居住環境。現階段,香港已建面積約佔土地總面積的1/5,且主要集中在維港兩岸。未來經加快土地供給,改善居住條件,特別是切實提升公屋的人均居住面積,提升市民幸福感。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