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6月1日,廣東省發布131項舉措貫徹落實國務院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圖為參觀者在位於佛山的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館拍攝機器人練習書法。\新華社
6月1日,廣東省政府發布「貫徹落實國務院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對表國務院33項政策梳理出131項實施方案。其中,實施方案提出,進一步拓寬企業跨境融資渠道,制定省內企業境內外上市與產業企業債券融資方案,實施企業上市發債一站式服務;支持深圳證券交易所建設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交易平台;鼓勵廣發証券等在港設有子公司的省內優質券商加大對企業赴港上市的服務力度。有受訪企業表示,這是企業的「及時雨」。\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廣州報道
廣東省政府此次發布的實施方案逐項對表國務院部署的6個方面33項政策措施進行細化延伸,梳理形成6個方面131項具體政策。其中,在提高資本市場融資效率方面,實施方案提出,依託廣東省資本市場培育信息系統,加大擬上市企業儲備,制定省內企業境內外上市與產業企業債券融資方案,實施企業上市發債一站式服務。支持深圳証券交易所建設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交易平台。
同時,鼓勵符合條件的平台企業依法依規到境外公開募集股份及上市。鼓勵廣發證券等在港設有子公司的省內優質券商加大對企業赴港上市的服務力度,強化港股IPO企業的專業指導和深度培育。
低息貿易融資 助港商渡難關
「在粵港資企業找當地銀行借錢,利息比較高,而且港企在內地銀行融資並不太方便。」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在粵港企負責人表示,由於原材料的緊缺,目前各行各業都信奉「現金為王」。「生產鏈如今尤其講究現金交易,能先付款就先幫你做,為此更需大量資金投放到供應鏈,如果融資渠道不暢順,就舉步維艱。」他表示不少港資企業都傾向跨境融資,從香港低成本融資,以支持內地的企業運營。
廣東進一步拓寬企業跨境融資渠道,為企業生產運營帶來了「及時雨」。「新冠疫情對很多外貿企業來說就是一場危機考驗,能獲得一筆低成本的資金支持,對企業來說簡直就是久旱逢甘霖。」廣東堅士製鎖有限公司負責人說道。這家企業在急需一筆資金向原料供應商支付貨款後,當地銀行為這家企業辦理了3900萬元(人民幣,下同)跨境貿融,利率3.3%。相比內地流貸融資成本,為企業節省成本約17.2萬元,解決了企業資金短缺的難題。
網銀跨境匯款 解燃眉之急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還有許多像上述外貿企業一樣,生產運營資金出現缺口。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是500強央企核心的中藥平台,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為降低融資成本、優化融資結構,公司選擇發行熊貓債融資。在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的支持下,廣東工行短時間內迅速為該企業完成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搭建,並協助境內關聯企業進行外債登記。今年3月,該公司2022年第二期人民幣熊貓債在銀行間市場成功發行,募集資金10億元,幫助境內關聯企業及時還清了貸款。
由於粵港兩地目前仍未恢復正常通關,不少港資企業老闆仍身在香港「遙控」管理內地公司業務。港資企業精塑汽配科技(惠州)有限公司財務人員表示,公司法人在香港居住,而企業辦理跨境人民幣匯款需法人在境外匯款申請書上簽名,使企業難以辦理相關業務。後來,開戶銀行及時為企業開通了網銀跨境匯款功能,通過網銀上傳業務背景資料、完成電子簽名、提交電子匯款指令。「開戶行審核電子單據即可為企業辦理跨境匯款,大大節省了企業的腳底成本,提升了資金結算效率,解了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