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光華工程科技獎/港三學者獲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

時間:2022-05-31 04:25:10來源:大公报

  中國工程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30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同時舉行了第十四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頒獎儀式,39位專家榮獲光華工程科技獎。值得一提的是,三名香港科學家獲得本屆光華工程科技獎,他們是建築環境工程專家、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科研)李玉國教授,電磁場及天線技術專家、香港城市大學講座教授陸貴文以及研究胃腸道腫瘤方向的香港中文大學終身講座教授于君。其中李玉國提出新冠近距離吸入為主的傳播途徑;陸貴文為中國5G天線技術引領國際奠定了基礎;于君長期致力於消化系統腫瘤研究。\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鍾怡

  光華工程科技獎,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該獎項中國工程院管理、承辦。其設立宗旨,是對在工程科學技術及管理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和重要貢獻的中國工程師、科學家給予獎勵,激勵其從事工程科技研究、發展、應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其工作順利開展,並取得成果。

  30日頒發的第十四屆光華工程科技獎,由通信技術與管理專家朱高峰院士榮獲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朱高峰院士長期從事電信科研工作,其研究成果打破了國際上對中國通信技術領域的封鎖,填補了國內空白,為中國通信技術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獲得光華工程科技獎的39位獲獎者,從初評的340位有效候選人中產生,涵蓋機械、材料、醫藥、航天等多個領域,包括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王玉明等知名專家。

  李玉國:對團隊努力的承認

  三名香港科學家獲得第十四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科研)、建築環境講座教授李玉國,長期從事建築環境的科學研究和改善建築環境的創新有效通風技術開發。自2020年初以來,李玉國與病毒學及流行病學專家們合作,揭示了在室內環境的疫情中,空氣流通起了至為關鍵的作用。因為他們的研究,近距離吸入是新冠主要傳播途徑這假設得以成立,並得到世衞認可和採納。香港疫情垂直傳播的「煙囱效應」,亦是由他們研究所發現。

  對於此次獲獎,李玉國對大公報表示,尚未思考如何使用獎金,他說道:「十分感謝香港工程院的推薦,第十四屆光華工程科技獎評委對我們團隊研究的肯定,感謝多年來團隊裏許多博士生和博士後的努力,這是對他們的智慧和努力的承認。感謝香港大學的支持,感謝許多合作者,也感謝我家人的支持。」

  推動微帶天線廣泛應用

  香港城市大學講座教授兼任粵港大數據圖像和通信應用聯合實驗室聯合主任陸貴文,長期致力於天線技術的研究,發明了寬帶L形探針微帶天線和磁電偶極子天線,推動實現微帶天線在國際上的廣泛應用,為中國5G天線技術引領國際奠定了基礎。他創建了太赫茲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並發展成為重要國際交流樞紐。

  香港中文大學終身講座教授、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于君,長期致力於消化系統腫瘤分子機制、腸道微生態、腫瘤分子標誌物和抗腫瘤治療靶點等基礎和轉化研究。她取得了多項具有國際影響的原始創新成果,並曾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創新團隊獎1項,教育部一等獎3項等重要獎項。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