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浙醫在線報道:5月1日,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Omicron變異株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臨床研究正式在樹蘭(杭州)醫院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啟動,並完成第一劑接種,首例受試者是一名年輕男性。據悉,這是全球首支進入臨床試驗針對Omicron變異株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
近期內地多地出現新冠肺炎疫情,主要「罪魁禍首」是Omicron變異株,其具有傳染性強、潛伏期短、傳代時間短、防控難度大等特點。中國生物於2021年12月9日迅速啟動了針對Omicron變異株的疫苗研發,並於2022年4月26日獲得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批件。獲得臨床批件後,樹蘭(杭州)醫院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立即開展項目啟動前準備工作,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藥物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審查獲得倫理批件,臨床研究於5月1日正式啟動。
首批計劃招募200例志願者,將在18歲及以上(成年組)人群中開展,需接種2次疫苗以評價Omicron疫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經篩選合格後,志願者需接種2劑,將評價Omicron疫苗在未接種新冠病毒疫苗18歲及以上人群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期間無需住院,經研究人員確認無異常即可離開研究中心。
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科學家張雲濤介紹,Omicron疫苗臨床研究工作將按照相關的疫苗研發與評價指導原則來開展,相關臨床方案需進一步與專家和藥監部門進行討論後確定,預計需要3-4個月左右的時間來完成。
後續開展「第一針」臨床
目前內地新冠滅活疫苗的免疫程序是「2針次的全程免疫+第三針的加強免疫」。對於「第四針」的說法,張雲濤介紹,Omicron疫苗的臨床試驗並不是作為新冠疫苗的第四針設計的。即將開始臨床試驗將分別針對兩個人群開展,一部分人群是已經接種2針和3針新冠滅活疫苗的人群,後續會開展一針和兩針的Omicron疫苗接種的臨床研究。「我們也啟動了空白人群的接種研究。」張雲濤解釋,在未接種新冠疫苗的人群中直接注射Omicron疫苗以觀察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如果這部分臨床研究獲得數據,空白人群可直接打新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