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考慮到陸路關卡多,一些名氣較大的文化人容易被敵人認出,中共地下黨人就決定安排他們從香港經長洲,再轉乘船經澳門、中山、湛江等地進入內地,而負責長洲中轉站的就是我父親陳亮明。」東江縱隊革命戰士陳亮明和巢湘玲的女兒陳凱倫向記者提供了一份其父親的回憶文章《難忘的歲月》,當中提到,經這條交通線脫險的有夏衍、范長江、金仲華、司徒慧敏、蔡楚生等幾十人。其中最著名的,是何香凝和柳亞子,他們是老同盟會會員、國民黨民主派的突出代表,地位高、影響大。
回憶文章中記載,按當年的計劃,何香凝、柳亞子要從香港島轉移至長洲,再轉往海豐。可是好幾天過去了,海豐遊擊隊一直沒有接到人。陳亮明聞訊後立即發動全島漁船出海,苦尋一周後才得知,何香凝等人已到海豐。「因為當時日軍沒收了一切機器,何香凝等人乘坐的帆船隻能靠風力航行,出海後風向不定,才在海上漂泊很久。」
自小就十分熟悉父親這段歷史的陳凱倫認為,不論在任何歷史階段裏,香港都有很多愛國人士為國家作出貢獻,她也希望能有為祖國流汗和出力的機會。
「香港要和內地更加多的來往、融合,我們這邊要多做工作,發動一些民間的力量,做些事情幫助香港的穩定。大家都是中華兒女,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陳凱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