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工作人員在航天五院內的火星模擬場地進行火星車移動試驗。
探測火星不僅是工程任務的突破,更是行星科學領域的突破。除常規通信、能源(太陽能帆板)、支撐結構、動力系統等部分外,天問一號整體上攜帶了13種科學載荷,其中7個在火星上空的環繞器上。
火星環境惡劣,風速可達每秒180米,幾乎是地球上特大颱風風速的三倍,烈風會掀起大量的沙石,形成特大沙暴。同時,火星表面密布石塊等障礙物,行駛時需要更加地「小心翼翼」,以免被障礙物卡住造成操作的遲滯。
那如何讓火星車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加穩妥呢?
原來,在航天五院的實驗室中,有一台一模一樣的火星車。當祝融號在火星上遇到複雜路況,地球上的「孖生兄弟」將對火星路況進行模擬行駛,確認無誤後才會發出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