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疆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科研團隊正對棉花進行研究。/大公報記者應江洪攝
「新疆擁有世界上品質最好的棉花,我們的『未來棉花』計劃,就是希望能形成新疆棉花『從種子到服裝』自己的標準,不再受制於人,同時讓新疆棉花的整體品質越來越好。」面對前一陣西方某些國家和機構對新疆棉花發起的所謂抵制鬧劇,特別是H&M事件發生之後,作為「未來棉花」計劃的主要執行者,新疆數字棉花研究中心秘書長羅艷在憤慨之餘,更是加速了推廣「未來棉花」的決心和進程。「相關標準(棉花產業的中國標準)正在制訂當中,力爭在今年上半年發布。」/大公報記者 應江洪新疆報道
「未來棉花」項目,由總部位處北京的棉花垂直服務提供商中農國稷於兩年前啟動,旨在應對BCI(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對中國新疆棉花產業不斷加碼的系統性打壓。2020年7月,作為項目的支撐和呼應,新疆數字棉花研究中心在新疆正式掛牌。
「數字化是棉花業的未來」
「中國棉花一直沒有成型的品牌,長期受國外影響,特別是BCI給行業壓力比較大。」隨着「未來棉花」項目的啟動和新疆數字棉花研究中心的掛牌,羅艷對項目的認識更加全面和清晰。「行業和產業鏈都希望有人牽頭做些事情。我們(中農國稷)之前一直在做互聯網+棉花,有信息有資源,於是就牽頭來做。」2021年1月,隨着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和現代種業發展基金的加入和深度參與,「未來棉花」項目再次取得重大進展。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旗下有幾千個品牌設計師,而現代種業發展基金的加入也有助於打好棉花種業翻身仗。」據羅艷介紹,有了這兩家單位的加入,中農國稷和新疆數字棉花研究中心前瞻性提出,希望能朝着「從種子到服裝」全鏈條的方向去努力。「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需要棉花品牌的支撐,也亟需自己的標準。」羅艷告訴記者,前期溝通目前已經差不多了,相關標準正在制訂,很快就會發布。
「數字化是棉花的未來,數字化提高生產效率,我們有棉花產業全套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羅艷表示,「未來棉花」有4個突出的特點:數字化、可追溯、低碳化、高質量。其中可追溯,是指棉花從種到收都有完整的追溯體系,這在內地也是首家。同時,「未來棉花」支持碳中和,引導棉農在種植過程中使用有機肥,保護環境。「而高質量則是指,『未來棉花』不止要實現國內棉花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未來更要做全球棉花標桿!」
讓優質新疆棉獲更大應用
同樣,對於一直耕耘在新疆棉田的新疆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長戴俊生研究員來說,也正是因為新疆棉花的卓越品質,才讓他深深感到中國制定棉花國際標準,掌握國際話語權的迫切性。「我們有高品質的棉花,有全自動化的種植鏈條,所以我們也必須要有自己的標準,要掌握國際話語權。」戴俊生指出,「這不僅會進一步讓優質新疆棉花得到更大的應用,同時也會惠及全球棉花行業,會讓全球消費者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棉花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