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時政透視\世界核安全發展離不開中國\葛 沖

時間:2019-09-04 04:24:50來源:大公報

  繼去年限制對華民用核技術出口後,美國又進一步升級對華核限令,日前又將中廣核等4家中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明眼人都能看出,美國不斷加碼限制對華核出口,完全無關所謂美國核技術將「被轉用於中國軍事發展」等牽強附會的藉口,而是對中國赤裸裸的戰略遏制和圍堵。

  事實上,正如美國《紐約時報》此前報道指出,中國並非美國核技術的主要客戶。要知道,2017年,中國客戶僅有約1.7億美元的核相關銷售額,而一座民用核電站的造價高達幾百億美元,一艘核潛艇少則也要數十億美元。1.7億美元不過是杯水車薪。更何況,美國對中國涉核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民用核電站的配套設備上,包括核安全以及核材料的儲存配套設備,並沒有涉及核材料及核技術本身。

  特朗普政府上台後,積極推動美國戰略重心的調整,對華防範和牽制一面更為突出,誇大中國「安全威脅」,將中國視為美國主要「戰略對手」和「競爭者」。對中國打出核限令這張牌,用心也顯而易見。不過,中國核技術發展並不依賴美國。從「兩彈一星」開始,中國發展核技術,一直完全是依靠本國力量自力更生發展起來的,中國核武器及其配套裝備的發展更是如此。而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的國際核能合作是全方位的,中國和法國、俄羅斯在和平利用核能上都有很好合作。美國的核限令阻擋不了中國核發展的腳步,最終受傷害的只會是美國自己的企業。

  核安全沒有國界。從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三里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到本世紀發生的日本福島核電站,都一再說明核安全問題不僅事關當事國,亦影響全世界安全與發展。消除核安全隱患,防止核擴散風險,解決核恐怖主義,實現全球核能的持久安全和發展,都需要各國間的通力合作。美國企圖靠限制或制裁遏制其他國家,進而解決自身問題,是完全打錯了算盤,結果只會是事與願違。世界核能安全與發展,缺少不了中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