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記者在提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相關問題/新華社
【大公報訊】記者周琳北京報道:自從中國去年頒布了「洋垃圾進口禁令」後,西方不少國家的廢品回收行業受到衝擊。環保部部長李干傑17日透露,去年中國固體廢物(洋垃圾)進口總量下降12%,今年將繼續維持大幅壓減的勢頭。針對外媒所謂的「中國『洋垃圾」進口禁令給一些國家帶來混亂」的論調,他強調,各個國家要遵守巴塞爾公約,自己產生的危險廢物和其他廢物自己來減量、處理、消化。
中國從去年伊始的「洋垃圾禁令」已經讓多國感受到改變。根據報道,美國可回收廢品的價格一路走低。去年10月,廢紙價格暴跌35%至40%;英國對星巴克使用的紙杯每個徵收25便士(約為2.2元人民幣)的「拿鐵稅」;澳洲則有61.9萬噸可回收垃圾的出口受到影響,涉及金額5.23億澳元(約為26.8億元人民幣)。
對此,李干傑指出,限制和禁止固體廢物的進口是中國政府享有的權利。固體廢物進口夾帶了大量的禁止類廢物,這些廢物進來後,在加工利用過程中,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和損害,對老百姓的健康產生了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