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迅速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極大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生機與活力。然而,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並不比發展時少,改革進程中解決了矛盾,也積累了新矛盾。
「白髮社會」已經到來,增長方式簡單粗放、城鄉區域發展失衡、實體經濟乏力、地方債務高企……醞釀着系統性風險。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公平正義的需要與日俱增,而既得利益集團固守藩籬,使人才上升碰到「天花板」,創新創業遭遇「玻璃門」,社會活力不足。
續寫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經過近40年大變革大發展,中國已經走到了一個新的重要關頭。速度與質量的權衡、活力與有序的把握、中央和地方的博弈,兩難甚至多難情況考驗着黨的執政能力、國家治理能力;與此同時,改革進入深水區,利益格局固化板結,曾經的改革推動者成為深化改革的反對者。
與當年「摸着石頭過河」不同,如今的改革已進入水流湍急的河中央,闖過去海闊天空,逡巡不前只能延誤戰機。40年風雷激盪,中國依靠改革開放這個決定命運的關鍵一招,闖出一條人類文明史上絕無僅有的跨越式發展道路。40年登高望遠,中國必將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更高境界,續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