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國產無人駕駛地鐵在京首發

時間:2017-12-31 03:16:01來源:大公網

  圖:北京地鐵燕房線「無人駕駛」室 中新社

  【大公報訊】綜合新華社、中新網、新京網報道: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第一條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系統的北京地鐵燕房線30日正式投入載客運營,試運營期間,日均客流量在7萬人次左右。隨着燕房線正式開通,全自動運行系統將逐漸成為北京地鐵的「標配」,新一輪軌道交通線路建設都將採用全自動運行系統技術,到2020年左右將形成一張網。

  北京地鐵燕房線位於北京房山區,本次開通線路包括14.4公里高架線路、9座車站,設計時速為每小時80公里,所採用的全自動運行系統技術已達到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運行自動化水平的最高等級(GOA4級),能夠自主完成上電自檢,自動發車離站、自動到站開閉車門、自動折返、運營後自動回庫休眠、自動洗車等全套操作,整體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代表着軌道交通技術發展方向。

  司機將變身乘務員

  燕房線信號系統提供方、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偉說,全自動運行技術進一步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提高了多系統之間的聯動性,使系統整體的故障率大大降低。「舉例來說,全自動運行不是簡單減少司機數量,在當前中國軌道交通運量不斷攀升的實際運營情況下,司機將轉變為乘務員的角色,一旦列車發生故障,乘務員可處理特殊情況,並把車輛駕駛到安全地點。」

  北京交通大學副校長張星臣表示,自主化信號系統能夠更好地與中國軌道交通超大客流的特點相匹配。同時,自主化研發系統的示範應用極大提升了中國軌道交通在世界軌道交通領域的地位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裝備「走出去」提供保障。

  隨着燕房線正式開通,全自動運行系統將逐漸成為北京地鐵的「標配」,並將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應用。根據相關規劃,北京地鐵3號、12號、17號、19號線以及新機場線等新一輪軌道交通線路建設都將採用全自動運行系統技術。

  截至目前,內地已有12個城市已建、在建城市軌道交通開通全自動運行線路。北京機場線、上海10號線、廣州機場APM(全自動旅客捷運系統)等均採用全自動駕駛技術建設,但核心技術由國外引進。燕房線作為中國首條自主研發的全自動運行示範線路,標誌着中國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技術不再依賴進口,其技術探索和經驗將為後續線路發揮樣板作用。

  首條中低速磁浮線開通

  當天,北京市首條中低速磁浮S1線、有軌電車西郊線也開通試運營。

  磁浮S1線全長10.2公里,共設8座車站,本次開通石廠站至金安橋站區段7座車站,長9公里。未來,S1線將加強北京西部地區與中心城區的交通聯繫。

  有軌電車西郊線西起香山站,東至巴溝站,線路全長約9公里,共設6座車站,屬於中低運量軌道交通,乘客可盡賞沿途美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