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籲財政管外儲 黃奇帆遭反駁

時間:2017-11-17 03:16:38來源:大公網

  圖:黃奇帆表示,基礎貨幣的擴張是過去十多年M2膨脹的重要原因/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海巖、馬琳北京報道:中國擁有逾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奇帆16日出席第八屆財新峰會時表示,由於外匯儲備由央行獨自管理,央行只能不斷擴大基礎貨幣,是通貨膨脹、金融亂象的源頭,建議由財政管理外匯儲備。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在同一場合則表示反對。

  黃奇帆指出,中國由央行獨自管理外匯儲備,但央行是不能發債的,也沒有其他的錢,為保外匯穩定,只能用基礎貨幣的擴張購買外匯,形成外匯佔款綁架貨幣政策,而基礎貨幣的擴張是過去十多年M2膨脹的重要原因。黃奇帆建議,改革外匯儲備管理體制,由財政管理外匯儲備。

  黃奇帆認為,財政管理外匯儲備,可以通過發債直接吸收現有的M2(廣義貨幣),不會造成通貨膨脹。同時令擺脫外匯佔款的綁架,獲得獨立的貨幣政策地位。

  不過,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在同一場合則反駁這一建議「邏輯看起來很美好,但是現實很骨感」。

  對外匯儲備應由誰管理,財政部與央行早有分歧,早年亦通過設立中央匯金公司、中投公司等方式進行外匯儲備的投資試點。中投公司自成立以來累計年化收益率為4.58%,徐忠說:「看一看央行外匯儲備投資的收益率跟投資機構的收益率,對這個問題得出的結論也許完全是相反。」徐忠還指出,中國的財政是吃飯財政,地方政府有很多隱形負債,發債可能是「空手套白狼」。

  房產稅幾年內開徵

  當日,黃奇帆還談及房地產稅問題。黃奇帆稱,開徵不會等十年,應是今後幾年就會發生的事情。他說,徵收房地產稅可以增加直接稅來源,使中國稅制結構從間接稅為主轉向間接稅、直接稅相結合;可以增加房地產持有成本,配合相關政策,抑制房地產炒作現象;可以促進房屋租賃市場發展,減少空置房屋數量,促進房地產的資源優化配置;還可以改變以土地出讓收入為主的地方財政收入結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