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國產水下滑翔機潛南海91天

時間:2017-10-16 03:16:32來源:大公網

  圖:「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機/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綜合新華社、央視網報道:近日,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在南海順利回收了一台最新研製的「海翼1000」水下滑翔機。該水下滑翔機在南海北部創造了無故障連續工作91天等多項新紀錄,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具有跨季度自主移動海洋觀測能力的國家。

  這台「海翼1000」水下滑翔機是今年7月14日由「科學號」科考船在南海東北部布放。在與其他11台水下滑翔機共同執行完水下滑翔機組網觀測任務後,它被繼續留在這一海域,來進行長續航能力的考核。

  經受5個颱風考驗

  在為期91天的海上連續觀測過程中,「海翼1000」水下滑翔機先後經受住了5個颱風引起的惡劣海況考驗,充分驗證了其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其間,該水下滑翔機在中國南海北部實現連續無故障工作,航行距離1884公里,共採集488個剖面數據,創造了中國自主研製水下滑翔機海上連續工作時間最長、航行距離最遠、觀測剖面數最多的新紀錄。

  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研究員俞建成表示,「水下滑翔機與傳統水下機器人最大不同就是它沒有螺旋槳推進器,水下滑翔機上安裝有類似於魚鰾的油囊,通過改變油囊體積的大小改變滑翔機的淨浮力,從而實現滑翔機的下潛和上浮,在一對翅膀的幫助下產生水平前進方向上的推力,最終像海豚一樣在水下形成W形的運動軌跡。」

  由於水下滑翔機利用淨浮力和姿態角調整獲得推進力,能源消耗極小,只在調整淨浮力和姿態角時消耗少量能源,具有效率高、續航力大(可達上千公里)的特點。雖然水下滑翔機的航行速度較慢,但其製造成本和維護費用低、可重複使用、並可大量投放,能滿足長時間、大範圍海洋探索的需要。

  提供高密度觀測數據

  俞建成在去年舉辦的在第十八屆深圳高交會上表示,「海翼號」系統採用模塊化技術,設計了獨立的科學測量載荷單元。科學測量載荷單元可以根據科學家的觀測任務,有針對性地定製搭載各種探測傳感器。實現了從過去「打哪兒指哪兒」,到現在「指哪兒打哪兒」的轉變,真正滿足了科學家的多元化科研需求。  

  俞建成還表示,通過衛星通信可以實現對水下滑翔機的遠程控制和實時數據獲取,並可實現多台水下滑翔機協同觀測作業。

  針對一直以來海上天氣預報不夠準確的問題,水下滑翔機能夠為長時間、穩定、持續的預報提供高密度的數據支撐。

  而此次「海翼1000」創造的新紀錄,將此前中國水下滑翔機續航力提升了一倍,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具有跨季度自主移動海洋觀測能力的國家,對構建新一代智能移動海洋觀測網、提供海洋環境信息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