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空中突擊梯隊具有快速機動、精確打擊等優勢,在未來戰爭中承擔着重要使命 新華社
【大公報訊】據中新社報道: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昨在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閱兵的地點從天安門前的十里長街搬到了飛沙走石的北疆草原。值得關注的是,就在閱兵的前一天,所有受閱部隊正在朱日和野戰練兵場進行聯合實兵訓練。剛下演訓場,又上閱兵場,受閱官兵們自沙場歸來,裝甲車上未洗的征塵為此次閱兵增添了一抹實戰化色彩。
閱兵現場所見,空中突擊梯隊的18架運輸直升機降落在閱兵場上,突擊步兵即刻衝出機艙。與此同時,8架武裝直升機在空中盤旋一周、提供掩護。這種訓練場上常見的戰術動作,在中國以往的閱兵中卻並不多見。另外,此次閱兵,無論是官兵還是武器裝備,都以全副武裝的戰鬥姿態接受檢閱。
有效執行多樣化作戰任務
此番閱兵,除了護旗方隊與紀念標識梯隊,其餘作戰方(梯)隊分別被編入陸上作戰群、信息作戰群、特種作戰群、防空反導作戰群、海上作戰群、空中作戰群、綜合保障群、反恐維穩群、戰略打擊群9個作戰群隊,涵蓋了中國軍隊陸、海、空、火箭軍、武警、戰略支援、聯勤保障等七大力量類型。
中部戰區陸軍參謀部訓練處處長解新成說,「混合」是此次閱兵編組的一大特點,既有軍種內各兵種之間的,也存在不同軍種間的混合編組。「這種混合式的編組也體現了聯合的特點」。
「以前的國慶閱兵是按照軍種來進行編組,這次閱兵則是按照作戰任務來進行編組的。」在中部戰區陸軍副參謀長唐寧看來,「聯合」「體系」是此次閱兵的顯著特點,也是現代戰爭一個突出的特點。中國軍隊的指揮體制已架構起來,正朝着聯合、合成化方向發展,部隊編成也發生了變化。「簡單地說,就是合成部隊的類型更加完善,遂行多樣化作戰任務的能力更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