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軍事外交拓互信控風險

時間:2017-07-31 03:16:10來源:大公網

  圖:去年九月,中俄海軍陸戰隊組織聯合演練後,中方向俄方參演隊員祝賀演練成功  資料圖片

  軍事關係歷來被視為雙邊關係最重要的風向標。建軍90年來,中國軍隊對外交往的對象、領域和深度不斷拓展,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軍事交往格局。這其中,既有友好交流,也有針鋒相對的鬥爭;既有禮儀性的迎來送往,更有專業交流、人才培訓、聯演聯訓、國際救援等大量務實合作。中國國防部稱,中國與大國軍事關係穩中求進。多國政府官員及學者預料,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軍力還會進一步顯著提升,發揮更為積極作用。

  新中國成立伊始,中國與前蘇聯建立軍事關係,開啟了新中國軍事外交的歷史序幕。今年6月中旬,海軍艦艇編隊從海南三亞起航,歷經一個多月,航經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三大洋上萬海里,上周抵波羅的海開啟中俄軍演。2012年以來,中國海軍先後6次與俄羅斯舉行海上聯合軍演。軍報報道稱,中俄兩軍關係是兩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整體框架下,兩國軍隊加強務實合作,關係穩中有進。

  五年六次中俄海上聯演

  俄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總局副局長杜契科夫中將,近日在鳳凰衛視播出建軍90周年系列報道中指,自1996年開始,解放軍向俄羅斯各類軍事院校,派出數千名初中級軍官,留學及短期培訓。據不完全統計,有41名軍事留學生獲提升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區將領。

  「中俄兩軍關係高位運行、深入發展,對增進兩國相互信任、深化雙邊關係有着積極的作用。」軍事專家王新俊說。國防大學副教授舒健向新華社表示,多層次、多形式、頻繁的軍事交流使兩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內涵不斷豐富。

  在新型大國關係框架下,中美兩軍交流合作持續提升,兩軍在增進互信、管控風險方面邁出新的積極步伐。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任內的首個中美外交安全對話,在今年6月成功舉行,傳遞出中美兩軍尋求務實合作的信號。兩國國防部簽署有「兩個互信機制」。截至目前,中國軍隊已經兩次參加由美國主導的環太軍演。2018年,中國海軍仍將繼續參加環太軍演。

  當然,中美既有友好合作,也有針鋒相對的鬥爭。美國仍不時做出一些不明智的舉動:派軍用艦機擅自進入我南沙群島有關島礁鄰近海空域挑釁、對台軍售等。對於這些嚴重傷害兩國關係的行動,中國政府給予有力回擊,中國軍隊採取了必要的行動,如對美艦機進行必要、合法、專業的跟蹤、監視、警告、驅離等等。

  中美積極互動管控風險

  鳳凰衛視系列專題報道引述美國海軍分析中心中國研究部主管芬克斯坦說:「目前中美兩軍關係,較過往幾十年更為穩固,兩軍開展了一系列更廣泛的、前所未有的互動。這是自1980年建立關係以來,從未有過的從戰略層面到戰術層面範圍內的互動。」

  伴隨中英兩國在1998年建立全面夥伴關係,雙方的軍事交流也逐步增多。曾經在英國皇家海軍擔任指揮官多年的軍事研究學者羅伯茨則提到移除敘利亞化學武器的行動等更多中英兩軍在軍事前線的合作。「有盟國常常認為中國和英國找不到一種很好的方式合作,但其實它確實可以發揮出重要能力來促進地區安全。」

  1978年4月,法國海軍「迪居安.特魯安」號反潛驅逐艦首訪上海,拉開了西方國家軍艦與新中國交流的序幕。目前,中法建立了軍方高層定期會晤的機制,也展開了一系列軍事交流與合作。鳳凰衛視引述專家稱,頻繁的軍事交往活動,增進了中法軍隊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也是中國作為大國軍事外交的最佳體現。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