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海洋國家實驗室參加「蛟龍」號南海深潛科考任務的科學家\受訪者供圖
【大公報訊】記者丁春麗青島報道:記者獲悉,經過緊張的人員輪換、物資補給和船舶設備檢修後,搭載着「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及96名科考隊員的中國「向陽紅09」號船16日從深圳起航,馬不停蹄地奔赴西北太平洋,執行中國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任務,將在雅浦海溝南部和萬米深的馬里亞納海溝南部開展載人深潛作業。
同時,參與2017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二航段南海深潛科考任務的其中9位科學家,17日在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舉行了「蛟龍號」南海深潛調查報告會。擔任此次南海深潛科考首席科學家的海洋國家實驗室海洋地質過程與環境功能實驗室主任石學法認為,此次「蛟龍號」南海深潛科考成果十分豐碩:第一,取到了具有精確位置的新鮮玄武岩樣品,觀察到了玄武岩的產狀和分布;第二,直接觀測到了台灣峽谷濁流發育的地貌學和沉積學證據;第三,採集到了大量有精確位置的海山區和陸坡峽谷生物樣品;第四,獲得了連續的高精度的攝像資料,為後續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礎。
據了解,「蛟龍號」在南海中部海山鏈珍貝海山區的深潛科考,是中國首次沿南海海山剖面自下而上進行的系統觀察和取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