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5月1日,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參觀中國海軍遠航訪問編隊長春艦並獲贈艦帽/新華社
【大公報訊】記者譚笑北京報道: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0日報道,中菲官員本月將在北京舉行有關南海問題的首輪談判,並簽署一項有關南海安全與合作的協議,會談日期尚未公布。此合作協議的簽署可以讓中菲兩國和平公用兩國在南海存在主權爭議的水域。
南海問題專家、海軍大校劉江平對此表示,中菲擱置爭議、率先打破南海問題的僵局,為實現南海地區局勢穩定、互利發展產生正面影響,也為推進海上絲綢之路的實施創造了良好的政治合作典範。
報道稱,中菲有關南海的第一個協議可能不會涉及具體問題,但將反映去年10月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訪問北京時與中方簽署的聯合聲明。中菲在該聲明中承諾,加強雙方海岸警衛隊之間的合作,並研究處理「緊急事件」的途徑以及應對「人道主義和環境問題」,包括保護海洋環境。
樹域內國合作開發範例
劉江平指出,中國在南海問題上一貫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若兩國達成協議,中國將向世界展現與聲索國建立和平合作關係而無需域外國家干擾的能力,中菲將起到帶頭作用,推動各個聲索國在有爭議的海域進行諸如共同開發、勘探、漁業合作、打擊海盜和走私等合作。
實際上,劉江平介紹,近期南海局勢已比較穩定,中國也與多個域內國家展開了多項合作,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
劉江平舉例,中國與馬來西亞簽署了聯合製造輕型護衛艦項目,中泰S26T潛艇採購協議也在近日簽署。為配合「一帶一路」峰會,中國海軍遠航訪問編隊也在近期訪問了越南。劉江平指出,中國正在積極地向外界釋放建立南海海上安全力量的廣泛合作、鞏固南海安全的友好信號,努力與沿岸國家共同將海上絲綢之路打造成海上平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