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笑瞇瞇的鄭阿婆\大公報記者何玫攝
行走在潭門鎮,隨處可見船舵、救生圈、船槳、鐵錨,還有老舊的小木帆船與船舷欄杆,勾勒出漁鄉古樸的人文風情。外來者進入潭門,首先注意到的是穿街走巷的斗篷三輪車,開車的主要是女性。由於男人們常年在海上漂泊,守家教子的任務就落在了潭門女人身上。
潭門男人的英勇在海上,潭門女人的魅力在岸上。63歲的鄭阿婆在岸邊擺了個攤子售賣貝殼,她笑瞇瞇的告訴記者這些都是兒子從南沙撈回來的海裏寶貝。記者問她,兒子總去那麼遠,擔心害怕嗎?鄭阿婆擺擺手說,擔心是肯定的,但不害怕,丈夫也是船長,也常年在海裏闖蕩。記者又問,如果遇見大風浪把船吹翻了怎麼辦呢?鄭阿婆淡淡的說:從頭再來唄!潭門鎮上的漁民妻子們都有着鄭阿婆這樣的堅貞與豁達。也許正是有了她們的堅定與付出,才有潭門男兒無懼風浪大海闖蕩的寬廣胸懷與無畏精神。
擁有豐富航海經歷的53歲的李瑞波船長笑言,每次出航只能帶有限的淡水,蔬菜也維持不了幾天,十幾人擠在狹窄的船艙裏,除了混雜的氣味,還要忍受海浪的顛簸。然而大多數人都是幹着幹着也就習慣了。千百年來,潭門人就是憑藉這股毅力和韌勁,征服了浩瀚的南海。
(記者 何玫、通訊員 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