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以推進幹部作風轉變為抓手,全面推進幹部隊伍建設,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央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嚴肅查處黨員、幹部違紀違法問題,堅定不移懲治腐敗。「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好,人心就順、正氣就足;政治生態不好,就會人心渙散、弊病叢生」……習近平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注入了強大思想力量。
習近平指出:「一個地方要實現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須有良好政治生態。政治生態污濁,就會滋生權欲薰心、陽奉陰違、結黨營私、團團夥伙、拉幫結派等一系列問題,侵蝕黨的思想道德基礎。」經過這幾年持續用力,黨內政治生態持續好轉。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解決黨內政治生態中出現的問題,必須鍥而不捨抓緊抓實抓好。
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最根本的是做好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這篇大文章。習近平明確指出:「抓好了黨內政治生活,全面從嚴治黨就有了重要基礎。」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最重要的是圍繞堅持黨的路線。要把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引導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增強黨的意識。要激濁揚清,深入整治選人用人不正之風,堅持正確用人導向。
「每一位人大代表都要站穩政治立場,增強政治觀念、法治觀念、群眾觀念,發揮來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點,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習近平對人大代表們的囑託,不僅高度契合全國兩會主題,同時也是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之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