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亞投行批准貸款的阿塞拜疆跨安納托利亞天然氣管道項目(TANAP)可望創造大量就業職位/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綜合中通社、人民日報報道:由中國倡議、57國共同籌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16日迎來開業一周年。亞投行行長金立群在《人民日報》撰文表示,2016年全年,亞投行共計為7個亞洲發展中國家的9個項目提供17.27億美元(約135億港元)貸款,撬動公共和私營部門資金125億美元(975億港元)。金立群此前表示,亞投行計劃逐步加大運作規模,料今後5至6年內,每年貸款額可達100億美元以上(約780億港元)。
亞投行一周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2017年新年賀詞時,將亞投行正式開張作為2016年中國值得驕傲的大事之一。2015年6月,50個意向創始成員國代表共同簽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同年12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達到法定生效條件,亞投行正式宣告成立。
成員數目叩一百大關
2016年5月份,亞投行聯手亞洲開發銀行公布首個聯合融資項目─ 一條位於巴基斯坦境內、連接旁遮普省紹爾果德與哈內瓦爾的64公里長高速公路。此後批准的項目還包括孟加拉國的配電系統升級擴建工程,涉款12.87億港元,是亞投行首個獨立提供融資項目,有望令該國過千萬農村人口受益。孟加拉國方面稱,亞投行與傳統國際貸款機構比,效率更高、貸款更容易獲得審批。
金立群曾公開表示,亞投行擬逐步加大營運,今後5至6年每年貸款額介乎780億港元至1170億港元。
亞投行在一年內建立和完善組織架構,現有57個創始成員國,其中亞洲域內國家佔比達75%。目前,亞投行已收到書面申請加入材料的國家有20多個,料本年成員國將增至接近90個。金立群稱,「一帶一路」沿線共有65個國家,亞投行則擁有57個創始成員國,這65個沿線國家與57個創始成員國在地理位置上有很大程度重疊。雖然亞投行並非單純為「一帶一路」而設,但與「一帶一路」有着密切聯繫。
推動交流西方改觀
過去,亞洲國家由於缺乏一個有效經濟合作平台,亞投行為亞洲各國提供拓寬投資渠道和增進基礎設施建設的紐帶。相比於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服務方向各有側重、缺乏深度合作交流之現狀,亞投行不排斥原有世界金融組織參與,參與國也不限於亞洲,通過此平台不僅能使亞洲國家分享經濟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成果,同時也使歐美發達國家獲得巨大商機,構成雙贏合作平台。去年8月31日,加拿大成為首個申請加入亞投行的北美國家,金立群認為這是對亞投行的「信任投票」。
亞投行成立之初,西方輿論反應並不友好,美國私下游說其盟友們不要加入亞投行,稱亞投行將削弱現有國際機構,是代表中國戰略利益的工具。美國福布斯網站日前發文,對亞投行第一年的成績給予正面評價,稱亞投行在本質上並無表現出對中國政治與經濟利益的偏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