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免集團吳哥免稅店內,遊客正在挑選商品\網絡圖片
各大在線旅遊企業的線下實體店紛紛花落海外的同時,內地傳統的旅遊集團也正在出海併購布局海外商業,旅遊產業鏈的布局已經由渠道、目的地布局逐漸擴展到上游的旅遊零售資源。據《全球旅遊購物報告2015》顯示,2015年中國出境旅遊購物市場規模已達6841億元,海外旅遊零售市場已經成為內地旅遊批發商搶奪大交通資源後的又一藍海。
去年底,春秋集團與日本BICCAMERA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姻日本家電連鎖零售業巨頭。隨後,春秋日本在茨城機場的第一家免稅店也正式對外開業。同年,中國免稅品集團(簡稱「中免集團」)在柬埔寨的第二家免稅店開業。今年8月,中免在金邊開設第三家免稅店。今年初,中免集團和國旅總社還與內地4家出境遊旅行社眾信旅遊、竹園國旅、凱撒旅遊、鳳凰假期共同出資4500萬港元,在香港設立「中國海外旅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海外進行旅遊零售業務布局。
在業內人士看來,一些有實力的大型旅遊集團如今盯上出境購物這一龐大市場,捆綁境外商業業務正是這些企業謀求全產業鏈的布局。「首先是旅遊零售利潤比較可觀,其次,作為遊客來講,有購物需求,旅行社也有合作需求。最重要的是,目前內地涉足這一市場的企業並不多,市場空間還非常大。」一位業內人士坦言。
據日本觀光廳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遊客在日消費額佔全部訪日遊客消費總額的四成,中國遊客在日人均消費額為28.38萬日圓(約合1.6萬元人民幣),位居榜首。有分析認為,目前海外旅遊零售主要瞄準中國出境遊客,中國遊客購買力至少未來10-15年的增長比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