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政治家陣營中,齊普拉斯顯得十分與眾不同。除了年輕,他去年僅當了7個月總理就宣布辭職,繼而又贏得大選的戲碼,令他足以成為能否拯救希臘走出經濟泥潭的關鍵人物。
出現在北京的齊普拉斯一如既往保持不打領帶的形象,整個身體都包裹在沙發裏,顯得十分輕鬆隨意。
滿腔激情的齊普拉斯很大程度上把這種希望寄託在中國人身上。比雷埃夫斯港口遭受的波折也表明,齊普拉斯平衡了利用國有資產和吸引外資的關係。他還看到,在中國的支持下,重大基建項目將幫助希臘達成「生產性重建」的改革目標。
齊普拉斯希望中國企業去希臘進行文化旅遊和高科技投資,這也是他在華期間密集和中國企業家會面推銷希臘的原因。
除了這些體面的創新創業,他念念不忘希臘的海洋支柱產業。其中,第二大港口塞薩洛尼基股權私有化和旅遊港口皮勒斯港使用權轉讓都在他的日程表中。
記者問他,如此繁重的工作之餘如何給自己減壓?這名42歲的總理說,「和大多數希臘人一樣,我喜歡去海邊,游泳也不錯。對了,年輕的時候我還是排球運動員。」 大公報記者 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