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說到中國與泰國的軍貿合作,就要從越南說起。1978年12月,越南入侵柬埔寨,全面控制了老撾,泰國北部暴露在越軍炮口之下。在此背景下,曼谷與北京迅速結成防務合作夥伴。1985年,中國向泰國無償提供18門59-1式130毫米加農炮,部署在泰國北部打擊越軍,得到了泰軍炮兵部隊的廣泛好評。
在此基礎上,1987年泰國向中國提出購買武器的請求,成為了首個向中國購買武器的東盟國家。採購清單包括50輛69-Ⅱ型主戰坦克和配套的16輛W653型坦克牽引搶救車、4輛84式坦克架橋車,這些都是當時泰國陸軍急缺的裝備,都是69式坦克底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訂單中另一個大項就是,泰方採購了396輛85式裝甲輸送車、6輛82式多管130毫米自行火箭炮。這些戰車使泰軍機械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此外,當年還訂購了90套“紅纓5”便攜式防空導彈、24門59式57毫米牽引高炮及大量各式槍械等。
2011年1月,泰國防務技術協會向陸軍交付首批國產DTI-1型406毫米四管火箭炮系統,這種火箭炮的技術原型是中國的WS-1B遠程火箭炮,只是換裝新底盤。
2015年4月,泰國國防技術研究所公布了該國新型的DTI-1G型300毫米火箭炮,該炮源於中國2013年出口泰國的WS-32火箭炮技術。
泰國海軍裝備的中國艦船就更廣為人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泰國先後從中國購得3艘昭披耶級(053HT外貿型)導彈護衛艦、2艘納來頌恩級(F-25T外貿型)導彈護衛艦和1艘“錫米蘭”號綜合補給艦,成為泰國海軍主力戰艦。
在中泰海軍良好合作的基礎上,中國又於2007年先後向泰國海軍交付了2艘北大級(P15T)遠洋巡邏艦,相當於輕型護衛艦。此外,泰國造船廠在上世紀90年代,在中國的技術支持下,建造了華欣級大型巡邏艦,用以執行近海巡邏和打擊海盜任務。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