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文學之徑」系列/漫步文學徑 尋跡張愛玲

時間:2020-09-18 04:23:18來源:大公報

  圖:張愛玲在蘭心照相館拍下這張流傳甚廣的照片

  【編者按】

  本版自今期起推出「文學之徑」系列,於香江之上,再尋着名作家當年在此留下的文化印記。今年適逢張愛玲誕辰100周年,香港於她來說,是曾居住之地,也是其筆下小城。不妨沿張愛玲的足跡遊走港島,追尋她記憶中的香港模樣。

  張愛玲(1920-1995年)曾於19歲、32歲、41歲三度來港,求學階段經歷炮火戰亂,及後赴港謀職,最後匆匆一別。1939年因二戰歐洲戰事蔓延,她由原本要入讀倫敦大學改往香港大學主修英國文學,文學之路也就此開啟,兩年後日軍佔領香港,港大停課,翌年她回上海。香港返滬後的兩年她創作頗多,《第一爐香》、《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其間發表的8篇小說中,不少與香港有關。戰後又兩次赴港,那時她已是享有盛名的作家。\大公報記者 李亞清(文、圖)

  1939年香港大學放暑假時,張愛玲常到淺水灣酒店去看她母親,那時她的母親從上海「跟幾個牌友結伴來香港小住」,香港淪陷後她還常常遠道步行去向他們探聽開去上海的船期。淺水灣酒店也是其以淪陷時期香港為背景寫就的《傾城之戀》中重要場景,白流蘇和范柳原的邂逅就在淺水灣酒店。這次,我們跟隨《傾城之戀》中的幾段文字,來一場淺水灣之旅。

  「上了岸,叫了兩部汽車到淺水灣飯店。那車馳出了鬧市,翻山越嶺,走了多時,一路只見黃土崖,紅土崖,土崖缺口處露出森森綠樹,露出藍綠色的海。近了淺水灣,一樣是土崖與叢林,卻漸漸的明媚起來。許多遊了山回來的人,乘車掠過他們的車,一汽車一汽車載滿了花,風裏吹落了凌亂的笑聲。」 ──《傾城之戀》

  小說中白流蘇跟着徐太太來到香港,下了碼頭前往淺水灣飯店,所見沿途景致。如今還是這般嗎?一個午後,我們坐上城巴6號線前往淺水灣,隨着巴士駛入山路,山海漸入眼簾,駛過深水灣,很快抵達目的地:小說中「明媚起來」的沿途感覺,形容現在仍是適宜。淺水灣因其水深相對低於深水灣而由此得名,它的英文地名Repulse Bay,則是緣於1840年代英國海軍軍艦HMS Repulse曾經停泊在這裏。因它的海岸線呈彎月狀,灘床開闊,水清沙幼,它還被譽為香港最美的沙灘之一。

  抵達後,首先前往曾經的淺水灣酒店(1920-1982年),如今的影灣園(1989年落成)。《傾城之戀》曾於1980年代由邵氏出品改編成電影,那時酒店已消失,導演許鞍華在拍電影版時特意搭建模型布景,在美工方面花了些工夫。影灣園現為集小型住宅區、俱樂部、酒店式住宅、商場和露台餐廳而成的建築物,以旗幟抽象化設計,向海一邊外牆為弧線形,與背後的山勢相映成趣。它的另一特色便是那個大型方形鏤空,盛傳是風水上的設計,視覺上也將背後的山景帶上淺水灣,令其成為香港地標之一。拾級而上走入影灣園,位於白色噴水池後的便是露台餐廳。

  「他們在餐廳外面的走廊上撿了個桌子坐下。石欄外生着高大的棕櫚樹,那絲絲縷縷披散着的葉子在太陽光裏微微發抖,像光亮的噴泉。樹底下也有噴水池子,可沒有那麼偉麗。」 ──《傾城之戀》

    流蘇和柳原邂逅的露台,就是如今這家名為「The Verandah」露台餐廳所在的位置。露台雖成為餐廳的一部分,但古典味道仍在,保留了舊香港的古色古香。對此,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許子東曾道:「香港為了一個作家保留它原來的地方,這是非常難得的。蕭紅以及很多的作家住過的地方,現在完全找不到,或者是變成什麼茶餐廳,唯獨淺水灣這個地方還保留着。」

   那日餐廳有不少客人,伴着窗外的淺水灣海景,悠然享受美食與時光。環繞四周,長木條堆砌成的天花、徐徐轉動的木風扇、圓拱形的窗框,都充滿懷舊氣息。這裏提供西餐和英式下午茶等,價位約為人均300至700元(星期一及二休息)。走出餐廳附近有一方草坪,前方山海清晰可見。

   淺水灣酒店在二戰時成為英軍防守的據點,日軍佔領後成為醫院,戰後又恢復成酒店。改建後的影灣園仍具英式建築風格,當中還有一處「淺水灣影灣園歷史珍藏館」於2009年重修,展示包括住客之一美國文豪海明威在酒店露台上所拍下的照片、曾常駐酒店的爵士樂團所留下的爵士鼓等,那個年代風華的淺水灣,似乎都被鎖在這小小的一角了。

  「野火花的季節已經過去了……再走了一程子,山漸漸高了起來。不知道是風吹着樹呢,還是雲影的飄移,青黃的山麓緩緩地暗了下來。細看時,不是風也不是雲,是太陽悠悠地移過山頭,半邊山麓埋在巨大的藍影子裏。」 ──《傾城之戀》

  小說裏,停戰後困在淺水灣飯店的男女們緩緩向城中走去,流蘇和柳原兩人相互依伴。如今的淺水灣亦設有一處張愛玲地標,即南區文化徑的「張愛玲香港之旅」,它位於影灣園對面馬路和沙灘之間的小徑。地標以三組座椅表達張愛玲三度來港的經歷,首組以地上的子彈和茶幾上的舊照片表達1940年代初戰亂的時代背景和她的年輕求學時期,次組以椅上的書籍和筆代表1950年代初是她的創作全盛期,末組以椅邊的行李和扶手上的衣服代表她在1960年代初短暫的旅程和告別香港。在她的舊照片旁,有朵樹上落花,不知是落花無意,還是誰人刻意為之,為這景色更添意韻。地標於五年前修建,現今小徑兩旁樹木齊整,時而有人前來打卡,或在此休憩。

  繼續沿台階下行,來到淺水灣海灘。那日海灘因疫情仍關閉,附近行人稀疏,或是行山鍛煉到此,或是前來看海舒心。海灘上另有南區文化徑的蕭紅地標,由31隻飛鳥的形象組成,代表她短暫一生「跌宕飄零的經歷」。那日的天空尤為好看,陽光照進海裏,自成風景。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