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杏林細語/行山慎防蛇咬蚊叮

時間:2020-09-27 04:23:17來源:大公報

  圖:戶外或有蛇蚊,不可不防

  不少市民喜趁假日行山,暫時除下口罩唞唞氣。有中醫師提醒大家選擇行山路徑時,避免到叢林地方,慎防遭毒蛇咬傷。

  註冊中醫藍永豪表示,大家應穿着長褲和有護踝的靴,行山時避免走進沒有路牌指示的密林和叢林地方,以防迷失方向或被蛇咬。香港現時常見的毒蛇有金腳帶、銀腳帶、過山烏、眼鏡蛇、青竹蛇等,牠們通常在春、夏及秋季出沒。毒蛇的毒性以現代醫學分為神經毒、血循毒和混合毒三種,而中醫與之相對應的分為風毒、火毒和風火毒。

  若不幸被蛇咬傷,不要割開傷口的皮膚處理,先讓傷者躺下,勿移動或抬高傷者以免觸動傷處。在可能情況下,用繃帶綁紮傷口以上的部位;並安慰傷者,盡快到醫院求診。須留意的是,盡可能辨別該蛇的種類、拍下照片、記錄牠的顏色和斑紋,如咬人的蛇已被捕捉,應一併送往醫院,以便醫護人員辨認,使用適合的血清治療。

  中醫方面又如何治理?他說:「中醫強調辨證論治:風毒證,治療宜祛風解毒、活血通絡;火毒證,宜用瀉火解毒、涼血活血的方法;風火毒證,治療宜清熱解毒、涼血祛風;蛇毒內陷證,宜解毒祛風、涼血開竅。」

  叢林除了毒蛇外,還有蚊蟲叮咬。藍醫師說:「叢林多蚊盡量少去,宜穿着淺色長袖衣褲。根據臨床觀察,熱盛體質,尤以血熱和濕熱的人,或對蚊蟲特別有吸引力,皮損反應也較明顯。血熱的人膚溫較高,若在濕熱的環境下,皮膚出汗和分泌也會較多,體味相對濃烈,而蚊蟲對人體發出的氣味比較敏感,是以具濃烈體味的人較容易被蚊咬;濕熱的人多表現為口氣重,舌苔黃厚,尿味重而色黃,大便黏或便秘,若被蚊咬,其體內濕濁蘊積,鬱而化熱,可出現紅、腫、熱、痛的皮損。但如是過敏性體質的人被蚊咬,皮損反應較為嚴重,除了叮咬處紅、腫、熱、痛外,甚至可出現含漿液的水泡。」

  他又言,蚊叮蟲咬屬中醫皮膚外科「蟲咬皮炎」,治療原則為清熱解毒利濕,處方為五味消毒飲,藥用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若皮膚瘙癢,常用中藥地膚子能清燥熱。另外,白鮮皮、山楂葉也能止癢。

  大公報記者 陳惠芳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