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讀經典˙學名句/得心應手

時間:2023-03-07 04:24:33來源:大公报

  解釋:

  本意是指心裏想的與手中做的能保持一致,現指技藝純熟。

  出處:

  「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莊子.天道》

  典故:

  有次齊桓公問管仲:「管仲你辦事從不慌張,分析問題也很有見地,你是如何學到這些本領呢?」管仲回答說:「大王,其實當中並沒有任何竅門。只要勤於讀書就可以了。」齊桓公聽後,也開始抓緊一切時間讀書。

  一天齊桓公又坐在殿中大聲朗讀,聲音傳到庭外。未幾,正在庭外修理車輪的輪扁就十分好奇,於是就上前問齊桓公:「請問大王,你這是讀的什麼書,使你如此入神?」

  齊桓公就說:「我讀的可是聖人之言。」輪扁問:「那聖人還活在世上嗎?」齊桓公說:「他們早就死了。」輪扁說:「那麼大王讀的不過就是古人的糟粕而已。」

  齊桓公聽後勃然大怒,說:「你區區一個製作輪子的工匠,怎敢在此議論本王讀的書?要是你今天說不出你的道理,我定當將你處死。」

  輪扁見齊桓公發怒,不慌不忙地說:「鄙人是製作車輪的,就以車輪一事舉例吧。車輪的軸孔做大了,就會鬆動;但是做小了,又無法裝配。只有大小合適,才算是一個好的車輪。怎樣才能做到一個好的車輪呢?我做的時候心中所想的,手上也正好配合着,做車輪對我而言得心應手。但是我卻也無法以言語將這套技法傳授予他人,就連我的兒子也無法習得我的這套技術,所以即便我七十歲了還在做車輪。我想古代的聖人也一樣,真正精妙的東西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那些東西會隨他們逝世而消亡,剩下的不就是糟粕嗎?」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