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灣區舊事/再談荔枝角公園嶺南之風名聯

時間:2022-10-18 04:24:01來源:大公报

  左圖:荔枝角公園十景中的「觀雲逐月」內,建有「有為臺」,並懸掛了康有為的一副聯。右圖:陳湛銓先生據說曾在電台以「燕來不誤東西屋」為上聯,向聽眾徵求下聯,得到廣泛回應。

  荔枝角公園分三期建成,最後一期為傳統嶺南風貌中式公園,分成十個景區,包括有「有鳳來儀」、「群星邀月」、「橋廊畫舫」、「月起薰來」、「觀雲逐月」、「弈亭殘局」、「溪流影月」、「北門茵綠」、「健康去屣」及「泰然自若」,其中點綴多副名家楹聯,甚具特色。上期介紹了朱次琦(1807-1881)的「幽士高懷雲出嶺,騷人秋思水周堂」,現多介紹兩副名聯。

  建「有為臺」紀念康南海

  在「觀雲逐月」景區建有「有為臺」,乃紀念清末民初的康有為(1858-1927),內裏懸有他的一副聯,曰:

  戶牖觀天地;山川足古今。

  康氏為廣東省南海人,清光緒廿一年(1895)進士,曾與弟子梁啟超(1873-1929)推動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1835-1908)通緝而出逃。1912年宣統帝溥儀(1906-1967)退位後,康氏反對共和,1917年曾與張勳(1854-1923)發動兵變,擁立溥儀復辟,但十二日之內就被段祺瑞(1865-1936)討平。1927年他赴溥儀生日宴後病逝。

  本聯氣魄宏大。短短十字,表現出讀書人的胸襟。上聯「戶牖觀天地」,意指從一室(門窗)之內而能觀察外間廣闊的世界;下聯「山川足古今」,意指出遊而足踏山川,自可領悟古往今來的變化。「戶牖」、「天地」、「山川」、「古今」皆尋常語,撰者下一「觀」字和「足」字,便將由實而虛,由內而外,由空間而時間扣連起來。室內讀書、出門遊歷,天地古今,盡在其中矣,上下聯互文見義,讀者宜用心體會。

  在電台向聽眾徵求下聯

  園林南面卵石路旁有一石碑,碑上刻有國學大師陳湛銓(1916-1986)的一副聯,曰:

  燕來不誤東西屋;水瀞渾忘上下流。

  陳先生為廣東新會人,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系,即獲聘任校長室秘書兼講師。歷任中山大學、上海大夏大學、廣州珠海大學教授及香港聯合、經緯、浸會、嶺南等書院中文系主任。曾創辦經緯書院,並任監督及校長。

  本聯為陳先生於1959年四十四歲時寫的〈春望用前韻〉一詩「未除結習花終著,偶竊時名筆一鉤。紅雨春邊欺淚眼,白雲天末鬱鄉愁。燕來不誤東西屋,水瀞渾忘上下流。誰識盧家老行者?嚴關堅坐在南州」的頸聯。

  陳先生於1962至63年間在香港商業電台主持「對聯徵求」節目時,每集擬出上聯,向聽眾徵求下聯,然後選出優勝者贈以獎品,據說曾以「燕來不誤東西屋」,徵求下聯,回應者眾。

  上聯「燕來不誤東西屋」,寓物託情,一派儒者氣象,「貧賤不能移」的情操揚溢其間。較之古人詩句以燕子託情者,如戴叔倫(約732-約789)〈蘇溪亭〉「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韓偓(約842-923)〈宮詞〉「燕子不來花著雨,春風應自怨黃昏」等,筆者更喜愛陳先生此句。

  下聯「水瀞渾忘上下流」,是另一種超然物外的道家境界。瀞:《說文》:「無垢薉也。與淨通。」陳先生自謂「偶竊時名」,理應心存歡喜,但他卻一筆鉤之,心無沙石,渾然忘我。此與杜甫(712-770)〈江亭〉「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稍異而同工。

  上下聯意象深宏,蘊藉含蓄。平仄格律原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除「燕」字在上聯首字活用外,餘皆如合工尺,讀來諧協。對仗方面,工整穩妥,其中「東西」、「上下」,方位相對,都屬蜆殼詞。「來」,作動詞,「瀞」,本屬形容詞,相對固無不可,然讀者不妨將「瀞」作動詞看,使水而「瀞」,念力於心而然,便是一種修為了。

  陳樹渠紀念中學校長、教育局中小學中國語文課程專責委員會(加強中國文學及文化)主席 招祥麒博士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