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成語典故解讀/倒行逆施

時間:2022-09-27 04:24:13來源:大公报

  解釋:

  用以形容做事違反常理,也可以指違背時代潮流的行為。

  出處:

  「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史記.伍子胥列傳》

  典故:

  楚平王在位時荒淫無道,大夫伍奢因進諫被殺。他的兒子伍子胥受此牽連,幸好能夠逃去吳國,保住了性命。伍子胥想借吳國的力量來報家仇,經過觀察,發現大將公子光想奪取王位,於是就開始輔助公子光。公子光即位,就是吳王闔閭。

  闔閭稱王後,就讓伍子胥幫助他治國,很快吳國就強大起來。闔閭看到吳國實力大增,又有伍子胥和孫武兩員大將輔佐,大軍跋涉一千多里,直逼楚國國都郢都,一路上勢如破竹,逼得楚昭王慌忙逃往隨國。

  伍子胥終於等到報復父仇的這一天,於是他先是建議吳王拆毀楚國的宗廟,然後又請求吳王讓他去挖楚平王的墳墓。吳王見多年來伍子胥輔助自己有功,就放任他去報仇。於是伍子胥讓楚國人帶路,找到了楚平王的墳墓,掘開了棺材,一見楚平王的屍首,多年的積憤就爆發了。他先是抄起鋼鞭,鞭屍三百下。但是覺得還不解恨,又把楚平王的頭砍了下來。

  而申包胥是伍子胥的朋友,聽說伍子胥的做法,就寫信責備伍子胥:「你這樣做太過分了。」伍子胥看完信後說:「我為報父仇實在沒有辦法講道理。就好比一個走遠路的人,見到太陽就要落山了,只好不顧走法了。而我也實在沒有辦法了,所以才有這些倒行逆施的舉動。」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