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振興三大球 需擴大群眾基礎與參賽意欲

時間:2025-03-22 05:02:24來源:大公报

  圖:日本頂級聯賽協作機構主席川淵三郎。

  88歲的日本足協前主席川淵三郎曾經成功推動了日本職業足球(J聯賽)和籃球聯賽(B聯賽)的改革,現擔任日本頂級聯賽協作機構(涉及9個球類項目12個聯賽)主席,對於推動職業聯賽以及三大球發展,他都有獨到的見解。新華社記者早前專訪了川淵三郎,讓他分享日本職業運動發展的經驗。

  在川淵三郎眼中,無論是足球還是籃球,對頂級聯賽來說,如何讓更多觀眾進場觀賽必定是重中之重。他說:「我覺得,如何讓體育場館有更多觀眾對發展聯賽是最重要的。不管轉播權賣得多好,不管有多少贊助商,如果場內觀眾寥寥,就無法算作成功的聯賽。沒有現場觀眾的歡呼,電視機前的觀眾也不會覺得這是精彩的比賽。因此,我認為現場觀眾的多少是職業體育最關鍵的地方,關乎職業體育成功的一切。」除此之外,聯賽和俱樂部做到收支平衡也非常重要,即是赤字經營不可能長期維持。

  對目前世界職業體育的薪酬體系,川淵三郎對此有一些疑問,他認為應該根據俱樂部的成績和最終收益,拿出一部分來支付球員工資,而不是事先確定年薪。也正因如此,俱樂部才有比較好的營收,否則無法做到可持續發展。實現正向收益是俱樂部,也是職業聯賽必須做到的。

  中國正在推動三大球振興,擔任日本頂級聯賽協作機構主席的川淵三郎,將如何看待振興三大球的問題呢?川淵三郎說:「日本的球類運動一直不太強。振興球類運動,是日本頂級聯賽協作機構建立的初衷。經過多年的努力,在巴黎奧運會上,日本終於有10個球類項目(其中七項為集體球類項目)獲得參賽資格,三大球男女六個隊都取得資格,這是首次。但是,在項目的組織、管理能力上,比起足球、籃球,其他的球類運動還比較弱,這是我們今後面臨的最大課題。通過職業化,足球和籃球在財務經營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其他項目也應該要做出同樣的努力。如果都實現職業化,日本體育的整體水平會得到整體提升。但像曲棍球、手球等等,要實現職業化還是非常難的,在這些方面我們一直在進行討論和研究。現在排球和欖球處在準職業化、半職業化的階段,接下來就是手球,我們想推動它的職業化。」

  推動職業化提升水平

  在帶動其他球類項目的發展方面,川淵三郎又有什麼見解呢?他說:「比如我們會在一些比賽的賽場分發其他項目賽事的宣傳單,互相擴大觀眾面。又比如,室內足球和籃球項目可以共用一個體育館。我們把室內足球移到足球和籃球的主場,以此擴大室內足球的參與人數。不過,要想振興三大球,最主要還是要依靠各個職業俱樂部擴大自己的基礎,讓草根階層真正喜歡體育、參加體育,這可能是中國比較欠缺的地方。比如,在日本高中階段足球有很多聯賽,最主要的兩大聯賽中有一個只有強隊參加的聯賽。我們會在普及的基礎上盡可能增加這樣切磋提高的機會,然後從中選出優秀的苗子。中國好像缺乏這樣通過賽事不斷篩選的方式,似乎是從很早就遴選出精英苗子,再來培養,我覺得這是不行的。怎樣來培養草根階層參加體育運動呢?比如在日本,12歲以下的足球比賽採用8人制,盡量降低組隊比賽的難度,盡量多辦比賽,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更多體會踢球的樂趣,不斷在這個過程中去挑選苗子。」 新華社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