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貝托魯奇戲說人生

時間:2018-11-29 03:16:59來源:大公報

  圖:貝托魯奇(右)於1987年到北京拍攝《末代皇帝溥儀》

  意大利導演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死訊傳來,電影界在2018年又失一巨人。對於中國觀眾來說,他不僅是一位意大利導演,更是和中國電影有着深刻交流的友人。\行光

  說起來,意大利電影人可能是歐西電影界之中最關注中國,和中國互動最深的一群人。上世紀七十年代,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來到中國拍下了紀錄片《中國》(Chung Kuo, Cina),儘管電影以外充滿了爭議,但還是為當時的中國社會留下珍貴的影像記錄。而十五年後,他的後輩貝托魯奇則在北京故宮實景拍攝根據溥儀自傳改編的《末代皇帝溥儀》(The Last Emperor),當年橫掃奧斯卡金像獎,成就了導演個人電影事業的高峰。作為一個意大利人,為什麼會對中國的末代皇帝發生興趣呢?

  熱衷政治 借戲言志

  貝托魯奇1976年的作品《1900》以一場私刑揭開電影序幕,二次大戰快將結束,意大利法西斯倒台之際,一群憤怒的農民處死了地主夫婦,究竟什麼事讓他們如此憤怒呢?電影沒有馬上交代,而是回到45年前的世紀之交,兩個不同階級的孩子出世,一起成長,成為好友,但二人慢慢被周圍的環境和各自的社會地位,推向對立的兩邊。這是一部描述二十世紀初葉意大利政局變遷的電影,共產黨與法西斯黨的鬥爭貫穿全片,到最後來一個大爆發,這也是導演十多年來處理政治題材的一次大爆發。

  生於1941年的貝托魯奇,早在大學時代就成為其父執、名導柏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的助手,並在21歲完成了導演處女作《死神》(La Commare Secca)。相比起同為意共成員的柏索里尼,貝托魯奇更多地在電影中宣示其政治理念,其成名作《革命之前》(Before the Revolution,1964)、《蜘蛛策略》(The Spider's Stratagem,1969)、《同流者》(The Conformist,1970),都以邊緣小人物的視點來透視政治大舞台的變動,呈現其掙扎和軟弱。然後來到《1900》的大爆發。有這樣一個背景,他對於溥儀這個人的興趣就不難理解。

  《末代皇帝溥儀》中的慈禧太后造型陰森可怕,扮演者盧燕(也在李翰祥《傾國傾城》等片中扮演過慈禧)說過,當時曾向導演抗議,得到的答案是這個造型是「三歲溥儀眼中的慈禧」,也就是說,造型誇張是用來刻畫主角的心理世界。從這個角度來看,《末代皇帝溥儀》也可視為貝托魯奇一系列政治題材電影的東方變奏,因為溥儀雖為皇族,但同樣是無力反抗大時代的小人物。而左傾的思想背景,也讓他更能理解中國在上世紀的大變局。說起來,上世紀八十年代開拍《末代皇帝溥儀》之時,香港導演李翰祥曾和貝托魯奇爭奪溥儀自傳的改編權。李翰祥在七八十年代拍過一系列的清宮電影,可算是對慈禧太后這個人物刻畫最深的電影人,對於清宮掌故了解極深。但說到理解溥儀自我改造完成後寫成的回憶錄,他就未必及得上左翼的貝托魯奇。而溥儀前半生扭曲的私密生活,其實也是貝托魯奇電影一向探索的主題。

  亂世出格 爭議不絕

  有趣的是,貝托魯奇的政治題材電影固然重要,但他最有名的作品,可能還是《巴黎最後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1972)這部充滿爭議的電影,尤其是女主角在多年後指控導演臨時加插劇本所無的情慾場面,而貝托魯奇承認這指控,此事讓他在逝世前這幾年,成為了眾矢之的。除了政治題材,心理分析理論也是貝托魯奇熱衷探索的主題。除了《巴》中失意中年作家與少女的性冒險外,他在《月亮》(La luna,1979)中還涉及亂倫禁忌,讓他成為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最令人側目的導演之一。

  政治歷史、性禁忌這些題材,需要某種社會氛圍支撐,七十年代世界動盪不安,東西方電影界都不乏驚世駭俗的作品(如日本大島渚的《感官世界》),但進入九十年代,冷戰結束,世風也回歸保守(或者衝擊另一些禁忌),貝托魯奇的創作也在《末代皇帝溥儀》之後走下坡。這個除了是因為他年齡漸長,銳氣漸消之外,社會環境的變化,讓他關心的主題難以引起共鳴,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