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綠在區區」進行形象重塑並將服務擴展至全港18區,香港人對回收站的印象已從「陳舊、雜亂、骯髒的垃圾站」轉變為「現代化、整潔、具有教育意義的回收物收集點」,新建回收設施的到訪人次和收集得來的回收物亦隨之顯著增加。「綠在區區」收集點近年大幅擴張,由2018年7個增至2023年超過160個,帶動收集點回收量同期增加12倍,去年達2.68萬公噸。惟「綠在區區」回收量仍只佔全港回收總量的1.1%。這反映收集點數目未必足夠和分佈疏落等問題。
有政黨早前進行電話調查,有67.4%受訪者有分類回收習慣,同時有62%受訪者認為現時的回收設施並不足夠,多達51.4%表示不知道居住的地區「綠在區區」在哪裏,更有72.5%人不知道「綠在區區」的開放時間。調查方認為,調查可見市民有回收習慣,但回收配套卻未足夠。
回收點不足 區議員倡增加「綠在區區」
多位區議員反映,天水圍區內只有「綠在天恆」、「綠在天華」及「綠在天恩」3個屋邨「回收便利點」。區議員姚國威等表示,現時3個屋邨「綠在區區」都集中在天水圍北,希望政府能在天水圍南也安排屋邨舖位及空間經營「綠在區區」,以滿足天水圍南居民對環保回收的需求。天水圍居民有30萬,區議員馬淑燕指居民回收需求量巨大,甚至形容是「無底深潭」。
流動回收點「力度不足」
房屋署人員回覆指,現時在天水圍南鄰近位置有7個由「綠在元朗」、「綠在元朗墟」和「綠在朗屏」營運的「回收流動點」。但區議員馬淑燕指,這些流動回收點的宣傳力度並不夠,而比起不定時、不定點的流動回收,不如在每個屋村設點,全日營業,由此才能培養居民的回收習慣,「在環保意識培養的初期,我希望政府可以行前少少,當習慣建立起來了,市民們哪怕走得遠一些,也會自己去找回收站,但初期一定是方便至上」。姚國威表示,流動回收站平均一周才一次,市民很難將回收物在家裏存放一周,才進行處理。
房屋署人員回覆指,會積極配合環保署設立「綠在區區」等需求,物色適合地方。政府與營辦團體亦正商討在今年稍後於天水圍部分街市附近,及其他合適地點加設「回收流動點」。馬淑燕指出,政府應該設立一個時間表。
固定回收場所是否很難搵?
香港寸土寸金,利用空間狹小,房屋署是否在尋找可以設置「綠在區區」的回收場所時存在困難呢?馬淑燕表示,雖然不建議佔用太多公共空間,但是屋村內有很多空置的舖位,例如互助委員會的舊址,是可以利用的。
姚國威介紹,天水圍南區多私人屋苑,因此較難找到合適回收點。這個時候就要拓展新思維,比如增加流動網點,擴大宣傳,讓當地居民先形成習慣。如果能夠在天水圍南區解決回收點不足的問題,則私人屋苑聚集的馬鞍山區、將軍澳區,也可以參考同樣的模式,進行回收推廣。此外,亦可容許「綠在區區」自行尋找回收商合作。
環保署人員則表示,署方正與營辦團體商討在合適地點加設「回收流動點」,但形容整個政策依然很新,因此未有具體時間表。
廚餘回收亦匱乏
除了「綠在區區」之外,亦有不少市民反映需要增加廚餘回收。「私人屋苑智能廚餘回收桶試驗計劃」限定要1000戶以上的屋苑,將他們排除在外,感到甚為失望。有政黨曾建議增加更多公眾智能廚餘收集點,在政府場地例如體育館、社區中心、政府大樓等增設廚餘收集機,並取消私人屋苑1000戶才能參與試驗計劃的規定。姚國威補充,至少先增加更多的廚餘回收機和三色垃圾桶。
姚國威認為,即便垃圾收費不推行了,但環保回收是不能放棄的。馬淑燕則指出,如今「綠在區區」設置獎賞,又有關愛隊幫扶做誘因,市民們參與環保的熱情高漲,沒理由不趁熱打鐵。由此可見,無論是增設流動回收站還是固定回收點、抑或是將回收外包,擴大「綠在區區」的覆蓋面均已刻不容緩!
回收不僅是個人習慣,更是集體行動,沒有公眾的信任和貢獻,便無法令回收文化持之以恆。政府可以塑造社會風氣,進而鼓勵市民自發參與回收,例如提供配套設施和土地等;當人們有強烈的信念,打破既有思維框架,零廢棄即使未能做到,但大力減廢並非絕不可能。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周傾芫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