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和記港口集團工程總監李以康(右二)指地底電纜等需抽起重置\大公報記者朱樂怡攝
【大公報訊】記者朱樂怡報道: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將於本月26日起,就增加土地供應選項,展開五個月公眾諮詢,葵涌貨櫃碼頭上蓋建屋的建議料將納入「概念性」覓地選項。碼頭主要營運商之一、和記港口集團的工程總監李以康昨日表示,個人認為最佳選址是一幅約七公頃靠近公路的土地,但最大困難是打樁會影響地下管線及高壓電纜。他稱公司內部未認真討論,但傾向顧全大局。
香港工程師學會前會長周明權早前提出,在佔地283公頃的葵涌貨櫃碼頭上蓋建屋,規模相當於16個美孚新邨。他估計政府與營運商討論需時約一年,最快七至八年有第一幢樓宇入住。
地底電纜水管需抽起重置
工程師學會昨日就該建議舉行研討會,李以康稱以個人身份出席,認為該建議技術上可行,碼頭可在室內運作,舉例90年代初集團亦曾在碼頭內興建一個貨倉,面積550萬方呎,地下與室外的貨櫃堆場無分別,天花約25米高,設有運送帶吊起和搬移貨櫃,中層是貨倉,有通道供40呎長貨櫃車上到天台。
不過,他指建屋打樁工程會影響地底電纜和水管等,需抽起重置,故需分階段發展,每次不能涉及多於5%至10%的集團港口用地,否則對營運影響很大。他認為,靠近貨櫃碼頭路和高架路的一幅六至七公頃用地,可最先發展,該地現主要擺放貨櫃,遠離碼頭操作區。但他形容現時「十畫未有一撇」,需政府帶頭推動,尋求社會共識。
香港規劃師學會前會長譚小瑩則認為,葵涌貨櫃碼頭吞吐量約76%,仍有24%未盡其用,建議整合碼頭用地,騰出九號貨櫃碼頭約68公頃用地,規模相等於2.2個太古城,亦需建公共房屋。李以康反駁指,碼頭吞吐量若達100%,代表作業過度需要停頓,但承認現時距離上限仍有空間。李又稱,九號用地屬集團最先進的碼頭,若拆卸會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