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通關一體化 業界一窩蜂訂購
圖:有電子關鎖生產公司將取消員工春節休假,趕製電子關鎖供應給香港跨境運輸業界
為推動兩地跨境經濟和全國通關一體化,國家海關總署自今年元旦起,基本取消貨運轉關模式,大批受影響的跨境貨運業界,擬改用跨境快速通關運輸,惟通關所需的電子關鎖,因需求急增導致缺貨,令業界疑慮重重,有人更揚言「跨境貨運業大衰退」。生產商承諾在春節趕工製鎖,滿足業界,可望短期內解決「一鎖難求」問題,令業界憂慮一掃而空。
大公報記者 李殷、王祺(圖/文)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海關總署於去年10月11日發出48號公告,表示為推進全國通關一體化、簡化手續和降低企業成本,今年元旦起,除四類貨物外,不接受轉關申報。換言之,兩地跨境貨車只能以三種方式通關,包括一體化通關、跨境快速通關、口岸清關,運輸企業見狀,紛紛預訂跨境快速通關所需的電子關鎖,但因暫時缺貨,不少貨車被迫以耗時較長的口岸清關模式過關。
春節取消休假趕工
電子關鎖的唯一生產商、廣州朗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運營總監陳為華表示,不少兩地跨境運輸企業,去年底一窩蜂訂購共一千多把鎖,因難以即時全數供應,導致短期內「一鎖難求」,部分業界更憂心影響跨境貨運業,聲稱每天損失高達400萬元,因此已即時讓工人加班製造,又決定取消員工春節休假趕工,務求盡快滿足香港業界和消除疑慮,「預計約一個月滿足需求!」
指責生產商濫收費用
缺貨問題有望解決,但不少運輸業界仍存疑慮,例如指責生產商濫收費用,加重業界成本。陳為華解釋,使用舊式電子關鎖的客戶毋須繳費,其後海關提高監管要求,須將設備升級,當中涉及不少研發和生產費用,因此去年11月後銷售的新版電子鎖,須收取1000元(人民幣,下同)按金,以及235元(有GPS功能)或150元(無GPS功能)月費,「電子關鎖須配合GPS使用,客戶可找其他公司安裝,但一樣要付月費。」
至於被指獨市經營壟斷市場,陳解釋沒此回事,「海關無限制其他生產商進入市場,只是各公司基於商業考慮,或技術系統、應急方案難滿足海關要求,所以近年無公司加入。」
業界在去年底也盛傳,跨境貨車必須使用電子關鎖才可運貨,全港司機大聯盟副主席、香港海關跨境運輸業顧客聯絡小組委員姚貴澄清,廣東部分地方海關官員,當時向業界講解跨境快速通關模式,只為了推廣,並非勒令必須使用,「元旦過後,證明虛驚一場,今日仍有其他兩種通關模式!」
傳統清關將逐漸棄用
現時全港約有8000輛跨境貨櫃車和貨車,姚貴稱當中正使用跨境快速通關約2000輛,加上正訂購電子關鎖的1000多輛,共計3000多輛,佔約四成,另有不到2000輛使用口岸清關,佔約兩成,數百輛使用最新推行的一體化通關,暫時比例不高。
姚貴預期,傳統口岸清關因較費時,未來將逐漸被業界棄用,目前選擇未明朗的約2000輛貨車所屬企業,估計多會選擇一體化通關或跨境快速通關,兩者將成未來主流通關模式,跨境貨運可望普遍提速,有助推動香港物流業和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