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良好中文水平 勝利人生必備

時間:2017-12-15 03:15:30來源:大公網

  圖:掌握中文,成為個人發展關鍵因素

  最近一則新聞引起了筆者的注意:國際教育成績評估協會(下稱IEA)主辦的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 2016),公布50個國家及地區中,9至10歲學生的資訊及文藝閱讀能力評估。本地小四學生從上屆2011年的榜首跌至第三,比俄羅斯及新加坡遜色。

  這則報道一方面給人鼓舞,一方面也發出關於港人母語能力的警號。

  香港小學生閱讀能力在2011年位列50個國家及地區的第一,令人鼓舞。今次僅僅下降了兩位,仍是排在國際前列,說明本港學生的閱讀能力不低。

  可是,筆者從平日的觀察和總結的經驗來看,關於母語中文,香港的家長和學生給予的關注,並不算多。俗話說:「不進則退」,現在不重視中文的學習,等到排名屢次下降,釋出更大警號的時候再亡羊補牢,就為時已晚了。

  回歸以前,香港被殖民管治多年,本地大學學位教育除中文專業之外,都使用英語教學,而到海外留學更是熱門升學途徑,英語更是求職必備技能。這致使本地家長更看重英語成績,偏好英文中學,雙語幼稚園等等,希望孩子不會輸在起跑線上,而對於母語中文,則鮮有家長真正着緊。近年形勢已有轉變,內地大學在世界排名連連上升,去內地升學為大家接受及垂青,而本地就業則更加側重「兩文三語」,因為無論是海外企業還是本地企業,都不可避免與內地有了更頻繁和緊密的商業往來聯繫。中文的程度,尤其是閱讀理解能力,愈來愈成了個人發展的關鍵因素。

  而解決對母語中文能力關注不足的情況,需要政府和家長合作努力。

  林鄭月娥在今年施政報告中,還特別提到了資助香港中小學生到內地交流的計劃,並強調政府之前的類似項目效果很好,增進了香港學生對內地的認識。而另一方面,有研究顯示家長才是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最大因素,家裏的藏書愈多,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愈好。由此可見,香港家長如能與時俱進,意識到母語的重要性並提供正確的引導,香港學童的閱讀能力,必能繼續排於世界前列。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