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楊州報道:本港女性多忽視子宮頸癌篩查的重要性。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今日起展開三年子宮頸癌篩查先導計劃,資助25至64歲低收入婦女接受子宮頸癌篩查。先導計劃透過三間合作機構,深入社區推廣並呼籲婦女參加檢查,預計可惠及6.6萬多人。香港婦聯表示,曾舉辦子宮頸癌的講座,惟僅一人報名參加,相信新計劃有助婦女重視篩查。
過往檢查比率較低
先導計劃撥款額共7800萬元,合資格低收入婦女可於香港中文大學婦女健康促進及研究中心、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和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轄下共十間服務中心接受子宮頸癌篩查。綜援婦女可免費篩查,領取長生津、低津、交津則收費100元,服務機構亦會教育預防子宮頸癌。家計會執行總監范瑩孫表示,轄下六間婦女會舉辦講座,亦派外展社工教育基層婦女,呼籲她們檢查。
衛生署過去13年資助低收入婦女接受檢查,惟2014/15年調查發現,25至64歲女性曾接受子宮頸癌檢查僅59%,過去三年曾接受檢查更低至47%。2012年電話調查亦發現,40%受訪女性認為不用接受檢驗,13%人從沒想過做檢驗。衛生防護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主任程卓端表示,恆常檢查可以預防子宮頸癌,但本港風氣並不普及,檢查比率和認知較低。她呼籲,65歲或以上有性經驗而從未接受篩查的婦女亦應接受篩查。
婦聯副主席李桂珍稱,不少婦女不關注子宮頸癌篩查,一般產後檢查會連同子宮頸癌一起做,但多數婦女收經後都不願再做檢查,曾舉辦相關講座僅一人報名,相信新計劃可推動更多婦女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