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憶中大與妻相識相知

時間:2017-11-26 03:15:16來源:大公網

  圖:除了圓形廣場,被譽為「香港第二景」的中大合一亭和小橋流水亦值得一賞

  「我不是最頂尖的屯門中學畢業,我們『屯門仔』最厲害只是想升讀中大,覺得與港大很有距離,覺得很精英才會升讀。二十年前的想法是這樣。中大相對樸素,較適合公屋仔。」時移世易,現在「屯門仔」的想法自然早已不一樣,不過鄧家彪對中大校園的感情一直未變,即使畢業多年,他閒時亦會與妻女在校園散步。

  鄧家彪表示,中大雖然樸素,其實一草一木都是巧奪天工,例如新亞書院圓形廣場。

  當新亞書院有任何活動,例如邀請龍應台、曹星如出席講座,就會選擇圓形廣場。「為何這樣呢?除了石級有古典氣氛之外,講者可以響亮地傳達信息,所以是巧奪天工。」

  阿彪太太也是中大人,亦是划艇隊成員。講到二人相識相知的經歷,阿彪笑笑說,大家讀書時認識,但只是普通朋友,畢業後大家各有各發展,太太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在歐洲讀書。而阿彪畢業之後工作數年,更加明白自己喜歡的是什麼性格和類型的人。「當太太返回香港發展,大家就情投意合。」

  慨嘆陳健民撕裂香港

  一九九八年就讀中大社會學系的鄧家彪,首兩年都全情投入參加划艇隊,最後一年的大學生涯,他決定專注學業。當年毋須寫畢業論文,但阿彪決定自願參加,論文題目就是探討露宿者的心路歷程,而導師正正是「佔中」發起人陳健民。阿彪表示,陳健民當時深受學生歡迎,三十多歲,拿着結他,與學生距離感很近。但對於他近年的變化,「唏噓,但不想多談。他絕對是熟悉中國社會和政治情況的學者。但他居然用『玉石俱焚』的方式,令香港走入不知何時才能補救的撕裂。」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