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八間大學奉行「無套校園」?「關懷愛滋」調查顯示,本港近四成受訪大學生曾於校園發生性行為,惟他們認為於校園內獲得或購買安全套的便利程度平均分僅為4.4(10分為便利),其中一項「每座宿舍放置至少一部安全套自動售賣機」,八間大學無一做到,學生普遍認為大大影響他們使用安全套的動機。另一「危險」不少受訪學生以為只要計算安全期、體外射精就可避孕。八大中只有城市大學和教育大學校方可提供性病或愛滋病檢查,定期舉辦性健康工作坊的僅得香港大學。\大公報記者 湯淩琰(文/圖)
非政府慈善組織「關懷愛滋」於今年七月至八月,以網上問卷的方式,成功訪問112名於八大院校的大學生,結果顯示近四成受訪者曾於校園內(包括宿舍)發生性行為,八成從未接受過校方提供的性健康資訊。「關懷愛滋」項目經理(社群研究及青少年)何冠雄表示,普遍受訪大學生認為體外射精或計安全期是有效的避孕方法,這與中學生或邊青的認知無異。
不知校園診所有否性健康檢查
調查顯示,八成受訪者從未接受過校方提供的性健康資訊,九成五甚至不清楚校園診所是否提供性健康檢查。
何冠雄說,完善的校園醫療系統,應包含最少一間學生診所提供性病或愛滋病病毒抗體測試。惟「關懷愛滋」實習學生以郵件方式向學校查詢時,僅有城大、教大直接確認校園診所提供相關測試,其餘的回覆較為被動,包括建議學生透過網站或電話自行查詢,或要求學生提供學生編號及查詢原因等,才提供相關資料。何冠雄指出,大學未能為學生提供適切的測試服務,學生在面對性健康威脅時未能及時得到協助。
另外,以十分為滿分,八大院校受訪學生對在校園內獲得或買到安全套便利程度的評分,平均只有4.4分,而八大校園均未在每座宿舍放置至少一部安全套自動售賣機(詳見表)。何冠雄說,大學沒有主動派發安全套,大多由學生組織派發,惟派發地點不全面,距離宿舍甚遠,不利學生實際需要。性教育方面,僅有港大定期舉辦性健康工作坊,八大更無一間有宣傳性健康教育的活動,由學生發起的小型關注組,影響範圍有限。
倡與時俱進推校園性教育
關懷愛滋項目總監張曉華說,大學生在校園內發生性行為已是不爭事實,惟本港性教育仍未與時俱進,冀校方主動提倡「學生友善型」校園性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