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電子錢包競爭趨激烈,電子支付商需定期提供優惠吸客
移動支付是智慧城市一部分,內地旅客雄踞香港最大訪客群,兩大內地電子支付商支付寶及微信支付,去年八月獲得香港首批儲值支付工具牌照進軍香港市場,至今支付寶的香港應用商戶已逾8000間,微信支付也逾1500間。兩大巨商手機移動支付服務,已擴展至香港市民。支付寶今年五月推出「支付寶香港」為香港居民提供港幣服務;微信支付則與中銀香港合作,可進行轉帳消費。兩間支付平台的服務供應商,香港微通科技行政總裁鄭維澤相信兩年內手機支付模式會全面覆蓋香港零售業及餐飲業,公司正向醫院、的士及小巴引進手機移動支付。
根據旅遊發展局最新數字,今年一月至七月內地旅客高達1467萬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零點四,追貼消費市場脈搏的香港零售業界均增設手機人民幣錢包的支付服務。
遊客用支付寶因優惠較多
內地兩大支付巨頭支付寶及微信支付去年獲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出儲值支付工具牌照,短短一年,香港的應用商戶接近一萬間。
《大公報》記者到內地遊客熱點尖沙咀,發現大部分內地遊客都選用支付寶付款,微信支付則較少。使用支付寶電子錢包功能的陳小姐稱:「因為微信支付要收手續費,同埋要連接銀行卡先用到,所以不太方便;支付寶提供優惠比較多,又不用連接信用卡。」
但亦有遊客選用傳統付款模式,廣州李小姐來港不會用電子錢包:「支付寶跟微信支付兩個我都沒有,我只用Visa卡,尤其香港人都慣用信用卡,我都會跟返香港習慣。」而裝置電子錢包的商戶萬寧職員就指:「我哋公司本月推廣緊微信支付優惠,結帳時,我哋都會提一提客人,他們聽到有優惠多數都會用,但普遍來港購物的內地客人,都係用完手上現金,先會用電子錢包付款。」
周生生:一萬元下交易為主
周生生珠寶金行在2016年年底加盟手機移動支付平台,於各大門市裝置支付寶及微信支付電子錢包,周生生珠寶金行有限公司大中華營運總經理劉克斌指出:「初期只用於十間分店內作試驗,今年第二季先全面通用。使用呢類電子錢包嘅客人流量唔算多,但鑒於內地客人會用,所以我哋都安裝,等客人多一個選擇。」劉表示目前使用手機電子錢包的消費額以一萬元以下的小額交易為主,佔周生生珠寶金行的總交易額百分之二至三,大額交易客人仍主要以信用卡支付。
另一家連鎖零售商屈臣氏於去年九月底起,在港澳超過200間指定分店引入支付寶,截至今年5月23日,屈臣氏香港全線逾200間分店已拓展支付寶付款方式。
業界倡助本地發展平台
兩間支付平台的服務供應商,香港微通科技(HKweTong)行政總裁鄭維澤指由三月起至今,透過其公司引入手機移動支付的香港商戶,每月有兩至三倍增長。他指手機移動支付只收取商戶1.3至1.5%手續費,低於銀行信用卡,又能為商戶提供手機廣告及其他智能增值服務,故迅速吸引商戶加盟。鄭又指手機移動支付,比傳統信用卡付款更簡單快捷,相信「要快」的港人很快接受。
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指出,二十年前香港研發八達通領先亞洲電子貨幣,惟時至今日,內地迎頭趕上之餘更帶領全球走上新的電子消費模式,他希望金管局新成立的金融科技辦公室協助本地科創發展電子支付平台。
金管局最新數字顯示,香港移動支付工具(包括信用卡)帳戶共4204萬戶,2017年第一季度,移動支付工具總交易額14億宗,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表示香港市民十年前已培養以信用卡付款的習慣,支付習慣需時才能改變。